今年以來,光伏產業鏈各環節開工率較去年明顯回升。裝機并網方面,今年1-2月份全國太陽能新增裝機10.86GW,同比增長234%。
不過,3月以來國內多地出現的聚集性疫情,或將成為電站建設眼下之憂。國內組件廠多分布在華東地區,對外物流受阻可能導致運輸不及時,電站建設出現延期。
多位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結合此前經驗,疫情反復會帶來短期沖擊,不過在得到有效控制后,受抑制的環節將會逐步恢復。全年看,無論是風光大基地,還是整縣推進政策,電站建設在今年都會進入發力期,一季度高增長有望延續。
戶用光伏擔綱增長主力
據國家能源局數據,今年1-2月份全國太陽能新增裝機10.86GW,同比增長234%。另據機構統計,其中戶用預計新增6GW+,裝機持續超市場預期。
“早在去年下半年,分布式光伏裝機就出現爆發的特點,今年將會延續這種趨勢。”一位長期觀察光伏行業的分析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在目前上游價格情況下,分布式電站經濟性強于集中式,是其成為增長主力的重要原因。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一季度電站施工存在一定的分化特點。隆眾資訊分析師于多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集中式電站在一季度尚沒有迎來特別明顯的恢復。新增裝機量不一定體現在電站的施工建設中,特別是集中式光伏電站在去年底的搶裝,會有延遲到今年再并網情況。不過,戶用光伏對價格有更高容忍度,增長較好。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對電站建設可能會產生一定影響。光伏產業鏈呈現明顯的地域特點,組件廠在出口運輸和電力成本的考慮下,多分布在華東地區,而大型集中式電站在三北地區分布較多。貨運車輛和人員是疫情防控重點檢測對象之一,組件外運物流受阻,對電站建設都會有影響。
山東航禹能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丁文磊也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分布式裝機業務受疫情反復影響比較大,主要體現在組件物流運輸方面,長距離輸送和人員流動都比較困難。此外,分布式光伏電站集中的中東部地區也是疫情多發區,目前開工比較低迷。
于多認為,結合前兩年的疫情防控經驗看,短期內有一定沖擊,但是疫情影響消減后預計會取得較快恢復。具體的影響程度如何,需要結合疫情的發展走勢。
保障性項目進入建設發力期
除去疫情不可控因素外,業內人士對新增裝機依然持以樂觀態度,今年將成為光伏電站建設的發力期。
于多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去年的風光大基地、整縣推進等政策出臺后,項目很快已經進入實施階段,也完成了前期如拿地等工作。但是因為組件價格的影響,電站的收益不佳,沒有特別快的啟動。但是風光大基地作為國家主導的保障性項目,對價格的接受度更高,今年年中和年末都有并網計劃。
綜合而言,二季度大型地面電站建設加快是確定性事件,疫情會增加不確定因素,但是總體來看,有信心較去年實現同比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光伏產業在內的,存量可再生能源項目補貼拖欠問題解決在3月有重要進展。財政部網站此前發布《2022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表》,明確“中央本級支出”增加至4528億元。綜合各方判斷,大概率用來解決長久以來新能源補貼拖欠問題。
有業內人士預測,最快一個季度清查完畢,此后將一次性發放歷史拖欠補貼。中信建投證券預測,企業實際拿到錢應該是在今年的下半年或者是第三四季度。于多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補貼到位后,對電站建設方而言是很好的資金流補充,并繼續推動下一輪電站開發建設。
此外,重要的一點是“解鈴還須系鈴人”,如果從產業鏈自身剖析,硅料價格依然是影響終端轉機的重要因素。據硅業分會最新數據,本周國內多晶硅市場成交相對活躍,硅料價格延續小幅上漲走勢,成交均價漲幅在1%以內,直逼25萬元/噸。
不過,好消息是,隨著各環節產能的進一步擴張,上游價格拐點愈加清晰。
隆眾資訊分析師方文正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隨著2022年硅料理論產能接近翻倍增長,考慮到硅料實際完全釋放的爬坡期在5-6個月,預計2022年下半年硅料供應量方可達到相對寬裕的階段,屆時硅料價格或將理性回落至200-220/千克左右的水平,帶動中下游產品成本下降,組件端不排除回落至1.6-1.7元/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