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資本市場訊 新能源產業高景氣度背景下,一家欲涉足醫藥健康領域的光伏企業,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3月31日,因披露擬參與設立投資方向為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資基金,協鑫集成(002506.SZ)收到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
3月30日晚間,協鑫集成公告稱,公司與蘇州清松嵐湖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清松嵐湖”)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結合蘇州新能源和生物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助力雙方在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大健康產業投資等各自主業方面打造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天眼查APP顯示,清松嵐湖成立于2021年12月,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實繳資本為0萬元。
同日,協鑫集成發布關于全資子公司參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的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州協鑫集成投資有限公司擬作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資金3000萬元參與設立蘇州清松嵐湖健康產業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根據公告,該公司主要投向醫療健康行業,圍繞包括創新醫藥、生物技術、高端醫療器械、IVD、醫療服務、醫療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領域重點投資具有創新和領先技術的靶向治療、細胞和基因治療、新型診斷、植介入耗材、消費醫療、 醫美等細分行業。
公開資料顯示,協鑫集成是一家光伏企業,主營業務為光伏電池片、組件、系統集成等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
眾所周知,創新醫藥行業具有較高的行業門檻,從光伏制造跨入醫藥領域,難免引起市場的關注。深交所在關注函中,要求公司詳細說明作為一家光伏行業企業,此次與清松嵐湖戰略合作、參與設立投資方向為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資基金的原因,公司在上述合作、投資中的角色,上述業務與公司目前主營業務的協同性。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身處火熱的光伏產業,協鑫集成近兩年的日子卻并不好過。
繼2020年因對不具備技改升級條件的電池及組件產能計提減值等原因虧損逾27億元后,公司預計2021年虧損14.69億元至22.81億元。對于再度出現巨虧的情況,協鑫集成將原因歸結于2021年光伏全行業上游硅料供應緊張,導致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電池片價格持續高位運營,疊加EVA、背板、玻璃、邊框、硅膠等輔料價格不同程度上漲,公司組件生產成本快速攀升;公司出售部分電站股權,產生處置虧損1.73億元。
根據過往公告,2021年,協鑫集成曾低價變賣旗下電站資產。例如全資控股子公司光山縣環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便以總計4.1億元的股價處置價款被轉讓給國家電投集團河北電力有限公司,與當期合并報表中享有這些子公司凈資產份額的差額達1.02億元。
二級市場上,協鑫集成的股價表現也不溫不火。截至3月31日收盤,公司報3.59元/股,上漲0.28%,較去年8月25日的股價高位5.78元/股跌去近4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