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7年,東莞證券終于拿到A股上市“入場券”。
2月24日晚間,證監會官網公示第十八屆發審委2022年第19次會議審核結果,東莞證券首發獲得通過。至此,A股將迎來第49家上市券商。目前,在排隊中擬上市券商還有10余家。
歷時七年
東莞證券終于IPO過會
2月24日晚間,證監會發布第十八屆發審委2022年第19次會議審核結果顯示,東莞證券(首發)獲通過。
在發審委會議提出詢問的主要問題中,主要包括楊志茂犯罪是否影響錦龍股份取得發行人股權的合法性,相關股權是否涉及代持;楊志茂被判刑后和《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頒布后,相關股東是否符合股東資格條件,相關事項的整改情況,是否存在影響發行人股權穩定和公司治理等情形等三大類問題。
從IPO募資用途來看,東莞證券將全部用于補充公司資本金,以擴大業務規模、優化業務結構、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去年4月,東莞證券的股東東莞控股在2020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也表示,東莞證券若IPO成功,將實現凈資本的擴張,有利于其開展各項創新業務,提升業務規模;IPO新增募集資金的投入,有利于增強其市場競爭力。
東莞證券的IPO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為東方花旗,如今更名為東方證券承銷保薦。
記者了解到,東莞證券7年IPO之路頗為曲折。2015年6月東莞證券向證監會遞交了申請首發上市材料并獲得受理,于2016年12月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反饋意見回復,于2017年1月披露招股書預披露更新,于2017年5月按下了“暫停鍵”。主要原因為2017年5月,持有東莞證券40%股權的錦龍股份披露公告稱收到《告知函》,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原董事長楊志茂為使本公司在收購東莞證券股權事項中得到關照和幫助,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人民幣6411萬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南寧鐵路運輸分院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將楊志茂涉嫌單位行賄一案向南寧鐵路運輸中級法院提起公訴。這一中止審查一直延續到2021年2月,證監會依法對東莞證券提交的恢復審查的申請進行了審查,認為該申請符合恢復審查條件,東莞證券又重新走上了上市之路。
東莞市國資委間接控股55.40%
去年營收27.29億元
天眼查顯示,錦龍股份持有東莞證券40%股權,是東莞證券第一大股東。東莞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莞控股)和東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控集團)分別持有東莞證券20%股份。
雖然錦龍股份是民營控股的上市公司,但東莞證券實際控制人為東莞市國資委。東莞市國資委通過東莞控股、金控集團、金信發展間接控制東莞證券55.40%的股份。
東莞證券旗下還有兩家全資子公司,一家是私募東證錦信,一家是另類投資東證宏德;并參股華聯期貨有限公司。目前,東莞證券旗下分支機構達88家(其中營業網點86家,上海分公司1家,深圳分公司1家)。
業績方面,2021年,證券行業整體斬獲不錯的業績,東莞證券營收主要由經紀業務、投行業務和投資收益支撐。2021年,東莞證券營業收入27.29億元,同比增長11.50%;凈利潤9.42億元,同比增長23.62%。分業務來看,2021年實現利息凈收入6.99億元,經紀業務12.91億元,投行業務凈收入3.71億元,資管業務凈收入6322萬元,實現投資收益1.99億元。經紀業務是東莞證券收入大頭,其次是投行業務。
從行業排名來看,2021年上半年,139家證券公司中,東莞證券總資產排第46位,凈資產排第68位,凈資本排名第67位,營業收入、凈利潤均排第40位。從證券公司分類結果來看,2019年至2021年,除2019年為B外,其余均為A。
東莞證券將成為第49家上市券商
還有10余家在路上
目前,A股上市券商(僅統計直接上市)已擴容至48家,東莞證券順利上市將成為第49家上市券商。
根據最新發布證監會公示顯示,除了東莞證券,目前還有信達證券、萬聯證券、渤海證券、首創證券4家券商處于IPO候場中。其中,信達證券和首創證券審核狀態為“預先披露更新”,渤海證券處于“已反饋”狀態,而萬聯證券處于“中止審查”狀態。
此外,據不完全統計,還有6家券商審核狀態處于“輔導備案”階段,包括今年1月剛披露輔導備案的國開證券、華龍證券、財信證券、東海證券、華寶證券、華金證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