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好于預期,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2月22日,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在人社部2021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表示。
那么,2022年如何進一步穩就業?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在上述發布會上指出,2022年,將以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為目標,以實施“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為引領,以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為抓手,聚焦重點、精準施策,努力確保就業大局穩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2022年以來,多地也打出穩就業“組合拳”。尤其是靈活就業和創業,更是成為政策的重點。比如,近日浙江寧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財政等19部門,聯合推出暢通靈活就業渠道、完善社會保障、優化靈活就業服務等15條具體措施。
而一些高校大省,比如廣東和山東2022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超過70萬,更是在近期召開會議,加大力度“穩就業”。
2月22日,廣東省教育廳召開全省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第一次調度視頻會議,加快推進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強調要堅決完成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目標任務,力爭就業去向落實率在7月底達70%以上,年底前達90%以上。
各地穩就業“組合拳”
2022年,“穩就業”頗為受關注。2022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到1076萬人,扣除考研成功和出國的部分人群,有大批高校畢業生將涌入就業市場。
為此,在上述人社部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出了2022年穩就業的“路線圖”。
張瑩表示,首先是聚焦穩定市場主體,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其次是聚焦拓展就業空間,強化創業帶動就業。第三是聚焦穩定重點群體,強化精準就業幫扶。第四是聚焦促進供需匹配,強化培訓服務質量。
“將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加大中小微企業吸納畢業生的就業支持舉措,實施百萬青年見習崗位募集計劃,簡化優化畢業生的就業手續,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張瑩指出。
而在此之前的2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深入實施創業帶動就業示范行動 力促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的通知》發布,也提出供給優質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實習等資源,幫助高校畢業生提升創業就業能力,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機會,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目前,多地也出臺“穩就業”的政策,尤其是針對高校畢業生的政策。比如,2月22日,山東省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2022年,山東應屆高校畢業生達79.5萬人,比2021屆增加13.5萬人,增幅超20%。
為此,山東省提出,今年將首次舉辦山東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邀請賽、山東省高校畢業生職業技能大賽,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同時,加大“三支一扶”崗位征集力度,及早安排招募時間,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廣闊天地建功立業。
不僅僅是山東省。同在2月22日,廣東省教育廳召開全省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第一次調度視頻會議。2022年,廣東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約有71.3萬人,比去年增加7.1萬人,加上外省入粵和留學回國求職的畢業生,在粵求職的畢業生將超過90萬。
此外,江蘇省教育廳預計2022年江蘇高校畢業生超過66萬。1月23日,江蘇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江蘇省就業促進條例》,提出根據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村勞動力等重點群體不同特點,規定相應的就業幫扶措施,精準施策促進多渠道就業。
大學生去向何方?
目前,春招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很多互聯網大廠、金融機構啟動“春招”。
“我去年的秋招基本沒有參加,目前正在積極的海投簡歷,銀行、國企、民企都會投一投。”即將碩士畢業的宋媛(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不過,她春招投出了7份簡歷,尚沒有得到回應。而另一位本科畢業的法律系專業學生李星(化名),投出了將近80份簡歷,得到兩個面試機會。他準備換一個城市試一下。
“我打算去深圳或者上海找工作,目標是能夠滿足我的基本生活,不求工資如何,只求學到經驗。”李星表示。
那么,高校畢業生主要選擇去哪些城市就業?
今年2月,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大學生畢業人數(高校畢業生人數)及就業形勢分析》,北上廣深作為一線城市,一直成為畢業生求職的重要選擇地,也是吸納畢業生的主要城市。從2022屆中國畢業生城市青睞排名來看,北京、上海、天津依次排名第一、第二、第三,吸引力分別為9.4%、7.9%、6.31%,重慶、成都、西安、南京、武漢、深圳、廣州依次擠進前十。
城市對于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也可以從薪酬中“窺見一斑”。
2月21日,智聯招聘發布了新一期的春招市場行情周報,節后第二周監測數據顯示,在全國38個核心城市中,平均招聘薪酬最高是北京(13300元/月)、上海(13248元/月)、深圳(12624元/月)、杭州(11454元/月)。此外,南京、蘇州、廣州和珠海的平均招聘薪酬也超過1萬元/月。
此外,智聯招聘指出,節后第二周,求職投遞漲勢較旺的城市集中在南方,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其中,珠三角地區城市吸引更多人才奔赴,深圳(42.4%)、佛山(37.4%)、廣州(36.4%)和東莞(26.4%)投遞簡歷量環比增幅較大,長三角地區杭州、上海、南京的求職規模也擴大。
而智研咨詢在上述報告中指出,結合各地區本科院校畢業生實際占比和2022屆在本地區就業畢業生占比綜合來看,長三角地區人才的吸引力較強,2022屆吸引25.8%的本科院校畢業生,22.9%的高職院校畢業生;其次是珠三角地區,吸引21%的本科院校畢業生,20.40%的高職院校畢業生。
長三角、珠三角對于人才的吸引力較高,而建筑、機械等行業對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也在增加。
2月22日,前程無憂發布《2022年春節后才市供需行情》,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計算機軟件行業、機械/設備/重工、互聯網/電子商務、建筑/建材/工程分居節后新增職位發布量前五行業。
智聯招聘指出,從春節后第二周各行業人才供需形勢來看,互聯網/電子商務招聘規模依然位居首位,而大型設備/機電設備/重工業行業進入招聘需求TOP10行列。
智研咨詢指出,從2022屆中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行業方面來看,建筑、電氣、機械行業受高校畢業生青睞行業排名前三,建筑/建材/工程行業以11.29%的簡歷申請量占比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