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全媒體記者 焦宇煒
“能在家門口看到這么精彩的演出,感到很幸福!節目適合我們村民的口味,展示的是咱老百姓自己的風采,這樣的‘村晚’,希望以后能經常看到。”8月23日,談到剛剛落下帷幕的七夕“村晚”,祥符區萬隆鄉河水村村民平愛梅開心地說。
8月17日晚,伴隨著陣陣擂鼓聲,由市文聯、萬隆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主辦,市戲劇家協會、市曲藝家協會、市音樂舞蹈家協會、河水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承辦的“愛在七夕情滿萬隆”“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文藝“村晚”在小浪底移民村河水村熱鬧上演。舞臺上,村民與藝術家們一道用歌舞、戲曲、小品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演身邊人、說身邊事、贊美新生活。
豫劇《穆桂英掛帥》、相聲《歡聲笑語》、快板《西湖情緣》……一個個精彩紛呈的節目輪番上演,引得臺下的觀眾連連叫好、掌聲不斷。舞臺上,“民星們”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承載著鄉音、演繹著鄉貌、凝聚著鄉情。
“村晚”現場,市文聯辦公室主任樊暢,萬隆鄉黨委書記閆東,萬隆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李俊波為村民們選出的“好媳婦”“好丈夫”“和諧家庭”等先進典型頒獎。
“雖然平時農活比較忙,可也沒耽誤我們排練。我們白天干活,晚上跳舞,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很快樂。”河水村婦女主任谷慧芳開心地說。她帶領該村20余名婦女組建了文藝隊,在此次“村晚”為大家呈現了精彩的手花舞《秀麗江山》。
河水村原隸屬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南村鄉管轄,下設7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依山傍水,土地肥沃,自然資源豐富。由于國家興建黃河小浪底水利工程,該村879人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于1999年6月10日搬遷至開封市開封縣(祥符區)萬隆鄉重建新家園。因感念家鄉山水、留住鄉魂,故將新村仍取名為河水村。
跟黨走,不忘本。24年來,河水村堅持黨建引領,群眾生活越過越富裕,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在區、鄉兩級黨委、政府的關懷和大力支持下,該村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精神文明和新農村建設,實現“舊貌換新顏,新村變花園”,群眾安居樂業、生活幸福。近年來,一撥又一撥的游客走進河水村村史館,聆聽黃河小浪底庫區移民村群眾沐浴黨恩、自強不息的感人故事,感受移民村精神文明創建的豐碩成果和二十余載的巨變。
唱起來,跳起來,歌頌新時代的美好新生活。近年來,河水村充分利用鄉村文化廣場、百姓大舞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常態化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2023年,河水村獲評省級文明村。“我們通過整合村里的文藝小分隊與新時代文明實踐隊伍,打造弘揚傳統文化的特色陣地,用樸實無華的方式展現了村民的幸福生活和濃濃的鄉村文化。”河水村黨支部書記毛小珍說。
“河水村‘村晚’演的是鄉親、說的是鄉音、唱的是鄉情、舞的是鄉韻,真正把群眾文化活動從‘我要看’變成了‘我要演’。此次‘村晚’豐富活躍了農村群眾‘夜生活’,展示了新時代移民村群眾精神新風貌、農村生活新變化、鄉村振興新氣象。”閆東說,“我們將繼續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以‘文明幸福星’創建助推鄉村文化振興,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