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9日上午,柏樂口腔第七屆海峽兩岸種植牙文化節暨中國臺灣口腔醫療技術發展高峰論壇在南寧南湖名都大酒店盛大召開!匯聚中國臺灣、北京、廣州等海峽兩岸齒科專家,共同深度探討臺灣醫療模式和海峽兩岸種植牙技術發展趨勢。
兩岸齒科專家齊聚,深研種植牙技術發展趨勢
本次海峽兩岸種植牙文化節,柏樂口腔邀請到兩岸口腔種植領域的專家教授,現場分享了《植牙的今日最新趨勢分享與教科書沒有告訴你的故事》與《種植體周圍炎及種植術后護理》和《數字化技術在無牙頜種植修復中的應用》三大課題的豐富臨床經驗,解答了眾多年輕種植醫生在面對疑難種植情況診治下的疑惑與顧慮。其中吳安世教授在課題中提到:臺灣口腔醫療今日正呈由Predictable(可用)過度到 Aesthetics(美學),正往Immediate loading(即刻負重)方向發展。消除更多即刻負重技術的使用阻礙,使得該技術更加廣泛,讓更多人能享受到即種即用的植牙技術帶來的便利與舒適化體驗。
(吳安世教授現場分享)
(羅剛教授現場分享)
(彭布強教授在分享)
四位專家深度探討臺灣醫療 共話國內外種植技術新趨勢
為更深入了解中國臺灣醫療模式進行了高峰論壇,四位專家更是就“中國臺灣口腔及醫療模式”和“海峽兩岸種植牙技術的發展”兩大熱門話題,進行了深度的探討。
吳安世教授提出:“要做名醫,更要做良醫。臺灣醫療模式一直提倡的是‘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患者的需求遠高于疾病的需求。人本不是為了自己出名,而是讓患者覺得醫生在關心他。這也正與柏樂口腔 ‘大醫精誠 暖心愛人’的企業文化相契合”。
龐文楚教授更提出:“‘下醫醫病,中醫醫人,上醫醫心’。醫生應向‘教育者’方向轉變,引導患者選擇最有利于他的治療方案。一切以患者為出發點。”
羅剛教授則針對“種植牙未來的發展趨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點出“把牙周做好,讓種植更有保障”。建議柏樂口腔發揮自身標桿作用,帶領業內同行深化‘全民牙周基礎教育’,讓市民更注重牙周的健康與養護。
隨即,柏樂口腔醫療院長彭布強教授還與臺灣專家龐文楚教授針對AI人工智能的種植領域發展進行了系列探討。彭教授指出:AI人工智能雖然現在還處于發展試錯階段,但未來將會在數字化種植領域有深遠的發展,讓種植技術更高效、更舒適、更精準。
源自中國臺灣·服務全球華人
海峽兩岸種植牙文化節的連續舉辦,不僅是柏樂口腔在人才培養及學科建設中重要的一步,更是帶動區內口腔種植技術更新迭代的一大舉措。同時也是為年輕醫生與齒科大咖搭建交流平臺,從而形成醫院教學相長和學術科研的良好氛圍。用不斷提升的醫療服務和品質,致力于打造區域性口腔連鎖標桿品牌。
未來,柏樂口腔仍然會繼續延循臺灣人本醫療模式,深化“大醫精誠 暖心愛人”的服務理念,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專業的口腔診療技術與服務。為了生活更美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