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決勝于未來,不僅要具有敏銳的戰略眼光,挑戰傳統、勇于破局的信念;更要有敢于沖破舒適圈的魄力。拾起賣后來在經營理念上的轉型就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在再生資源行業,拾起賣曾以從業者、親歷者、經營者的身份不斷摸索著發展之路。黨的十九大以來,隨著黨和國家多次做出“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戰略部署,企業想要實現長遠發展,就要著眼產業整合,不能局限于單一的業務復制,更不能執著于曾經的經驗,而是需要在堅持“再生資源+互聯網”的道路上做進一步的產業升級,利用自身優勢,搭建產業服務平臺。在此背景下,拾起賣逐漸形成了以“一個體系、兩個平臺”為主的產業結構轉型。
提前布局
搭建完整產業鏈體系
在“互聯網+”剛剛興起的最初階段,企業高管團隊看準時機提前布局,將傳統再生資源行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以“一城市一礦山”為戰略目標,從點到面,以京津冀為核心縱貫南北輻射全國,著手搭建從廢棄物產生源頭到資源循環利用者之間的完整供應鏈,這一戰略部署被拾起賣創始人稱為“天龍八部”。它包含了信息、資金、物流三條主鏈以及人才、科研、品牌、政策、公益五條輔鏈。八道鏈條相輔相成、渾然一體,形成了具有拾起賣特色的產業內核。
揚帆起航
新發展模式 促轉型
在“天龍八部”頂層設計指導以及“一個體系、兩個平臺”的經營模式加持下,拾起賣的產業結構方向逐步從廢鋼、大宗收儲配送、廢紙、廢家電、城市綜合回收、廢塑料等各個再生資源綜合回收利用多板塊垂直經營,轉變為面向全產業的綜合服務平臺,全方位助力產業發展。又通過科研、物流、金融、傳媒等產業綜合服務板塊的賦能,陸續孵化起天津北辰、寧河以及天津臨港、河北唐山京唐港、山東青島膠州、華南地區等多個實體加工合作基地,公司發展規模不斷壯大、產業體系日趨完善,完成了從“運動員”到“裁判員”再到“教練員”的身份轉化。
由拾起賣自主研發的產業服務平臺通過應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與線下運營相結合,實現供銷無縫對接;并將交易過程中的“信息流、合同流、資金流、物流、票據流”五流合一管理,實時監控,綜合監管;還可將上游散戶、回收企業、業務信息、車輛動態、支付情況全面管理,確保廢棄物回收交易的真實性、可控性、可溯性、便捷性。
如今,拾起賣通過搭建“一個體系、兩個平臺”,以“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城市礦山交易平臺”“大收場共享經濟平臺”為基礎,成為提供專業的再生資源行業交易及管理解決方案的產業服務角色。形成了集產業綜合服務和產業化合規交易為一體的創新發展模式。
在黨的全面節約戰略指引下,拾起賣積極投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為建設無廢城市,實現再生資源行業標準化管理,推動產業標準化與數字化升級,為再生資源行業健康高質量發展貢獻企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