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福地,人間仙境。行走在武功山的山海之間,山是秀麗而靈動的,云是縹緲而空靈的,萬畝草甸延綿不絕,仿佛打開了只此青綠的魅力生態畫卷。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資源是武功山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武功山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也是武功山最重視的一項工作。新的趕考之路上,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一道必答題。
近年來,萍鄉武功山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堅定不移扛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使命,科學把握“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內在邏輯,緊抓“雙創”戰略機遇,實施生態保護、文旅融合、品牌營銷等舉措,使得萍鄉武功山景區迅速躍升全國一流“網紅景區”,實現生態優勢向發展優勢的有效轉化,讓文旅“綠色蝶變”煥活經濟效益、增進民生福祉。
顯山露水,充分煥發經濟新活力。一直以來,集團公司嚴格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及區黨委有關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各項決策部署,以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為契機,全面推進云頂景區項目,投入6500萬元對景區外部環境、基礎設施、配套服務等進行全面提質升級,總面積達4.9平方公里,極佳的山水溪流瀑布景觀和適宜的氣候條件,使它成為一座天然的“森林氧吧”,吸引全國各地的眾多游客來這里休閑納涼。
除此之外,武功山投入3000余萬元建成2300余米的架空游步道和2座觀景平臺,投入專項資金對景區的高山草甸進行保護性修復,目前完成修復草甸面積約3萬平方米,更好地展現自然山水美景,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
文旅融合,加速闖出發展新路徑。近年來,萍鄉武功山旅游集團進一步立足生態稟賦、發揮綠色優勢,創新探索“文旅+戶外”發展新模式。萍鄉武功山景區連續舉辦了十五屆武功山國際帳篷節,吸引大批年輕群體前往,有效促進消費升級,實現“體旅融合”與市場經濟協同發展良好局面。此外,景區還相繼推出武功山越野賽、全國登山邀請賽、大學生戶外挑戰賽、戶外論壇等多項賽事活動,構建出一套完整的戶外文化體系,賦予了武功山景區新的內涵。
集團公司積極開發游覽觀光、自駕游、休閑度假、科普研學等項目,全力打造武功山生態旅游品牌。桃園山居、武功山云頂景區等一批綠色、低碳、環保的旅游項目先后投入運營,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一批登山步道、觀景平臺建成并投入使用,極大緩解了景區旅游高峰時期的游客擁堵現象,有效保護了景區生態環境;以“武功山帳篷節”為核心,打造了一批主題鮮明、風格多樣的戶外游覽項目,如以夜生活為主題,打造武功山星空戶外營地,營造出高品質休閑空間,備受廣大年輕消費群體的推崇與青睞。此外,集團公司正在加快建設武功山帳篷國際博覽園項目,進一步滿足游客多層次、多樣化的休閑娛樂和生態旅游需求,使武功山真正成為生態旅游目的地。
持續“造血”,勇擔鄉村振興新使命。人才聚起來,實業旺起來。為了做好山上山下旅游資源融合的“文章”,集團公司好中選優、優中選強,一方面選派了一批有志于鄉村振興的青年職工派駐各鄉鎮,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助力武功山景區鄉村振興發展注入青春能量和澎湃動力。一方面,通過舉辦武功山機車文化旅游節、戶外文化運動節等旅游節慶活動,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線路,提升景區旅游品質,帶動村民增收。積極充實“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完善游客服務中心、生態停車場、公廁等硬件基礎設施,加快智慧景區建設,興起的特色民宿、農村電商、文化創意等旅游新業態,拉長了上下游產業鏈,鄉村旅游從以往的半日游、采摘游轉變為過夜游,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這既是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準則,也是處理經濟與環境關系的真諦。集團公司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基本方略,堅定生態引領,立足資源稟賦,乘勢而上勇開新局,持續加大戶外運動、登山越野、休閑露營等生態賦能型業態開發力度,推動旅游與體育、康養等產業互促互榮,在補供給延鏈條中增強經濟韌性,真正實現生態環境“高顏值”與文旅經濟“高質量”協同增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