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拼多多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由于一個深水炸彈引發輿論強烈關注。作為一家電商公司,成立僅5年,將百億補貼作成常態的拼多多竟然盈利了。
完整的表述是: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拼多多Q3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4.66億元,首次實現扭虧為盈。
拼多多選擇在天貓和京東PK雙11數據的時候公布財報,絕非無意,占盡了風頭,幾乎成為雙11最大的贏家。
一、拼多多的經營哲學
一直以來,拼多多都是虧損的,外界戲稱“只有拼多多才是割資本主義的韭菜的良心企業”。實際上去年同期,拼多多凈虧損16億,今年Q1更是虧損30多億,此時突然盈利,打得友商措手不及。
要知道,電商企業在盈利之前必須經過漫長的虧損期,拼多多這是“不守規矩”。淘寶在一家獨大的情況下,花了6年才上岸,京東更是走了12年才盈利。
而拼多多在巨頭不斷圍剿下,竟然區區五年就盈利了,這個消息確實夠重磅。
不得不說,這個雙11,拼多多又贏了。
遙想去年的雙11,當很多人期待拼多多公布雙11的數據時,拼多多不走尋常路,發了一封意味深長的信。
拼多多是這樣說的,“比起數字,我們更在意我們的消費者有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實惠和樂趣。讓消費者每天都能感受到“性價比”,這是比公布數據更應該做的事。”
這句話所包含的經營哲學一直是黃崢努力的方向,這里藏著成功的種子。
二、拼多多背后的男人
當所有的人以為黃崢要憑著“本分”讓拼多多的“實惠和樂趣”的理念不斷落地的時候,今年7月,黃崢突然宣布卸任拼多多CEO一職,做“甩手”掌柜。
外界一片愕然,但或許可以預料。我們知道,黃崢是段永平的四大弟子之一,低調、本分是他的素養,在拼多多的高光時刻,他差一點就成為了全國首富,風頭一時蓋過馬云。
為了專注發展,不被名譽所累,他選擇了“段氏”隱退,拼多多CTO陳磊接棒CEO之位。
為了穩住拼多多“本分”的方向,今年10月,在拼多多5周年慶典上,黃崢通過內部講話,再次強調了拼多多的“實惠和樂趣”。
他說:“我們開創了‘拼購’這種產品形態,規模化地嘗試各類將樂趣和實惠融合在一起的產品,開創和定義了符合新時代特征的,以普惠,人為先,更開放為特點的新電商。”
在“實惠和樂趣”上,增加了“人為先”,為了將黃崢的理念落地,陳磊做了什么?
首先,以技術為本,賦能“人為先”理念落地。
“人為先”的前提,首先要理解人。陳磊和他建設的分布式人工智能體系就是讓技術服務用戶,理解用戶、為用戶創造多樣性的場景。在其執掌拼多多后,這套思路和打法更明顯了。
比如你在某寶上搜索“排骨”,關聯推薦除了“排骨”還是排骨,但在拼多多上搜“排骨”后,除了推薦“排骨”,還會附帶推薦丸子等其他相匹配的食物。
這便是拼多多“人為先”的技術基石,陳磊打造的算法是基于理解用戶的搜索動機和偏好而設計的。在推薦商品的背后體現的是服務和解決方案,而不是單純讓你買買買。
其次,延續拼多多的“本分”,從農業入手,讓實惠看得見。
拼多多以農業起家,雖然黃崢卸任了,但農業的“本分”不可丟。為了實現黃崢所說的新電商,陳磊從最熟悉的農業入手,不斷加大對新農業體系的投資。
最后,調整運營思路和流量分配規則實現普惠。
陳磊接任CEO后,在運營思路上,將過去的“招商”改為“招商+試驗新品牌”,拼多多小二必須介入平臺商家的制造底層,幫助商家梳理和講解拼多多模式。
在流量分配上,進一步優化“人為先”算法理念,讓算法成為流量分配的核心。實現每個用戶打開拼多多之后,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到的商品頁面。
在這樣的運行機制下,拼多多模式成功打造了眾多全國知名水果,比如云南人參果、廣西百香果、四川會理石榴等,從農業深入到制造業后,今年大量的品牌開始跑步入場。
當然拼多多的業務體系龐大,除了農產品上行,還有工業品下行,通過一些主要亮點,借此窺一斑而知全豹。
如今陳磊擔任CEO后首個季度后交出的財報格外亮眼,除了首次單季盈利,遠超市場預期外,其年活躍買家數達到7.31億,完美實現了從“5億人都在用拼多多”到“7億人都在用拼多多”的完美升級,市值一舉超過京東,成為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黃崢說過,拼多多最終是一個公眾機構,一家社會公司,承載著獨特的社會價值,是為廣大用戶創造價值而存活的。
從拼多多盈利的那一刻起,就開啟了一個新的電商時代,電商也將迎來就新格局。跟CFO不同,CTO變CEO,必須努力“二”點,對陳磊來說,未來不僅要一如既往地保持農產品上行,同時也要讓工業品“下行”,唯有如此,拼多多才是“本分”的拼多多,店寶寶鼓勵中小賣家在拼多多開網店,迎接這波發展紅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