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盛虹(000301.SZ)百億關聯并購案釋出更多交易細節。
重組草案顯示,東方盛虹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斯爾邦100%股權,并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40.89億元,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現金對價、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或償還有息負債。
根據評估,斯爾邦100%股權的評估價值為150.2億元,較其3月末賬面凈資產增值63.86億元,增值率為73.97%。考慮到本次交易的評估基準日后標的公司分紅事項后,經各方協商一致,本次交易的標的資產的最終交易價格確定為143.6億元。
長江商報奔騰新聞記者注意到,東方盛虹和斯爾邦同為繆漢根夫婦實控的公司。2018年,國望高科借殼東方市場上市并更名為東方盛虹,次年繆漢根夫婦二度計劃在A股拿殼,推動斯爾邦借殼丹化科技(600844.SH)上市。
彼時,在與丹化科技的重組中,斯爾邦的整體估值為100億元,考慮到本次交易的基準日后標的資產完成增資10億元,本次交易預估交易價格為110億元。
然而,籌備了一年多時間,斯爾邦的借殼計劃最終還是落空。去年9月份,丹化科技宣布終止此次重組,并撤回了相關申請文件。
控制兩家上市公司未成,繆漢根夫婦隨即將斯爾邦注入“同胞兄弟”東方盛虹體系內,使得斯爾邦實現“曲線上市”。但與借殼丹化科技時相比,與東方盛虹的重組中,斯爾邦的整體估值在兩年的時間內增長了50.2億元,交易價格也增加了33.6億元。
長江商報奔騰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近兩年來斯爾邦的盈利能力出現較大的波動。交易草案顯示,2019年至2021年一季度,斯爾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9.25億元、109.87億元、46.96億元,歸母凈利潤9.43億元、5.27億元、10.37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9.06億元、4.84億元、10.24億元。
其中,2020年斯爾邦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7.87%、44.16%。但僅在今年第一季度,斯爾邦就實現了幾乎是去年全年兩倍的凈利潤數。
此外,交易對手方中的盛虹石化和博虹實業作出業績承諾,斯爾邦2021年至2023年實現的扣非歸母凈利潤不低于17.84億元、15.09億元、18.42億元。其中,2022年業績承諾數相較于2021年下降約15%。而如果重組未能在2021年底完成標的公司交割,則業績承諾為2022年至2024年斯爾邦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5.09億元、18.43億元、17.8億元,2024年的業績承諾數也低于2023年水平。
按照上述承諾凈利潤及評估值150.2億計算,本次交易標的資產斯爾邦承諾期市盈率為8.78倍。今年第一季度,斯爾邦就完成了全年業績承諾的58.12%。
去年及未來預測業績的波動,與斯爾邦所處的化工行業周期性,原材料及產品市場價格波動相關。東方盛虹也表示,標的資產未來盈利的實現受宏觀經濟、市場環境、監管政策等多種因素影響,如以上因素發生較大變化,則斯爾邦存在業績承諾無法實現的風險。
但從規模層面而言,重組對于東方盛虹的業績將有增厚作用。據公司測算,在本次交易完成后,東方盛虹2020年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由交易前的227.77億元、3.16億元增長至336.99億元、8.43億元,今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將分別由交易前的64.65億元、6.01億元增長至112.94億元、16.35億元。
目前,東方盛虹以民用滌綸長絲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核心,以熱電等業務為補充開展業務經營,交易完成后,公司的主營業務將進一步拓展并新增高附加值烯烴衍生物的研發、生產及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