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我們為華恩熙(北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發放了一張綜合許可證,‘一業一證’改革工作再向前推進一步。”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北京經開區”)‘一業一證’改革試點已經在書店、健身房、便利店、餐飲店四個行業落地發證,共計發證5張,并在另外六個行業具備辦理條件。”
北京經開區“一業一證”改革試點工作是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的重點工作之一,在醫療器械經銷商、藥店、超市(便利店)、餐飲店、書店、門診部、道路貨運公司、民辦幼兒園等10個行業場景開展試點。許可證件從4張縮減為1張,申報材料從39份縮減至21份,辦理時間從25.5個工作日縮減到5個工作日,企業群眾從至少跑4次變成最多跑一次……這是6月在經開區落地首張綜合許可證時,上演的“亦莊速度”。
在“一業一證”改革工作推進過程中,經開區從準入準營角度,構建“10+1+N”綜合許可服務模式,推動準入準營、裝修施工、日常經營三階段的高效銜接、集成審批。“我們構建了線上、線下兩種辦理方式,再造審批流程,對一個或多個許可進行整合,實現僅需辦理一個綜合許可證就可以開展經營活動,進一步提高審批速度。”經開區工作人員介紹,充分借助“跨區通辦”、數據交互、電子證照等機制壓減申請材料,對于通過信息共享、網絡核驗獲取的信息以及審批部門自己制作或保存的信息,申請人可以“免于提交”。
改革后,經開區十個行業的“一業一證”改革都具備了辦理條件,不僅僅書店的辦理時限、材料有效縮減,當前便利店(超市)、健身房的綜合許可證都完成了發放。其中,便利店(超市)的辦理時限從27.5個工作日減少到了5個工作日,申請材料從82份減少到22份;健身房的辦理時限從18.5個工作日減少到了10個工作日,申請材料從28份減少到9份;餐飲店的辦理時限從11個工作日減少到了5個工作日,申請材料從13份減少到4份。
審批流程簡化“立得住”,事中事后也要“管得住”。對于已獲得“一業一證”的行業,經開區試行“一業一冊、一業一單、一業一查、一業一評”監管方式,強化協同監管,建立風險監管、信用監管,推動構建“6+4”新型監管模式,提升“無事不擾、無處不在”監管質效,避免重復監管和監管盲區。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結合落地行業,經開區將牽頭盡快研究形成合規經營手冊、聯合檢查單,并探索建立基于行業的聯合檢查和評價體系。”
“北京經開區不僅通過‘一業一證’改革落地,為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還瞄準‘1條主線、5大任務、8大專項行動’逐步助力國際消費空間呈現新格局、消費品牌集聚實現新突破、新興消費業態煥發新活力、數字消費升級邁上新臺階。”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已有龍湖北京亦莊天街項目、深夜食堂項目、新興消費相關項目等相繼取得突破性進展。未來,經開區將持續培育特色消費地標、探索產消互促模式、布局數字消費示范場景,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貢獻更多“亦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