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邦再次遭受道德與良知拷問。
近日,廣西來賓愛爾眼科醫院因使用過期檢測試劑,還在進價基礎上加價150%賣給患者而被監管部門下發處罰決定書。三個月前,重慶萬州愛爾眼科也被監管查獲過期醫療手術用品,有的過期長達一年。
艾芬事件、遭員工舉報等等,愛爾眼科負面纏身,唯利是圖的質疑聲不斷。
有市場人士總結,陳邦將愛爾眼科(300015.SZ)的眼科醫療業務做成了暴利生意。過去10年,愛爾眼科的主營業務利潤增長超過17倍。
2003年初,陳邦創辦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從“院中院”到連鎖醫院,20年間,愛爾眼科已經成為民營眼科醫院的巨無霸,醫療網絡遍及中國、歐洲、美國、東南亞等地。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愛爾眼科的市場快速覆蓋,主要借助車輪式并購、復制愛爾商業模式。
不可否認,陳邦實際控制的愛爾眼科幫助不少眼疾患者緩解甚至消除了痛苦。然而,輿情洶涌絕非空穴來風,陳邦應當積極擁抱監督,刀刃向內強力革新,才能不失“醫者、醫療”本心。
從“院中院”到連鎖醫療
將醫療當做事業,并非是陳邦的最初的創業方向,而是“靈光一閃”之舉。
1965年,陳邦出生于湖南長沙,曾在長沙一家農業機械公司做過兩年倉庫發貨員,21歲那年,不甘心一輩子呆在倉庫,他決定闖蕩社會。
公開消息顯示,一次偶然機會,陳邦發現了海南椰汁商機,并順利拿下了代理權,賺得人生了第一桶金。飲料市場的競爭隨之而來,陳邦的代理生意也沒做多久。海南房地產市場蓬勃興起,他也順勢加入了海南“炒房”大潮中。隨著房地產泡沫破滅,陳邦上億財富化為烏有。他一病不起,住進了長沙市第三醫院。
擁有獨特商業眼光的陳邦住院也能發現商機,并因此徹底改變了人生航向。
據傳陳邦的主治醫師妻子是一名眼科醫生,閑聊時談及眼科醫療話題。眼科在當時的醫療體系中屬于小眾,診斷及醫療設備均較落后,而市場需求很大。陳邦眼前一亮,何不做眼科醫療?
模仿當時盛行的莆田系醫院模式,陳邦湊齊3萬元首付,以分期付款方式,買下一臺合格的眼科醫療設備,承包了長沙第三醫院的眼科科室,以“院中院”形式開始了他的人生第三次創業。
憑借長沙第三醫院的資源,陳邦將“院中院”經營得風生水起。但“院中院”模式暴露了系列問題,國家著手整治。
2003年,陳邦自立門戶,成立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這就是愛爾眼科的前身。
四五名醫生,千余平方米空間,小不點的民營眼科醫院,如何與公立醫院競爭?陳邦使用了超常規手段。
陳邦的超常規手段主要有兩個,一是引入資本,二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
經過充分市場調查,他發現,中國的醫療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南北地區、城鄉地區差異很大。一般80%以上的病人都在地級市以下,這些地方恰恰很缺優質醫療資源。
當時,公立醫院沒有連鎖,也沒有分院。陳邦探索出“三級連鎖”醫療模式,上海、廣州這種超大城市為一級,省會城市為二級,地級市則為三級,三級醫療連鎖可以靈活聯動,實現醫療技術資源共享。在醫療設備、材料采購等方面,由集團統一進行,以此降低成本。
直到如今,愛爾眼科仍然是這一商業模式,并將其復制至全國各地。
2009年,愛爾眼科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到如今,已經成為一家總資產超200億元、市值超過1700億元、醫療網絡遍及中國及東南亞、美國、歐洲的大型醫療集團。
2019年,愛爾眼科市值超過千億,陳邦以530億元身家上榜《胡潤百富榜》,問鼎湖南首富寶座。到今年3月11日,其身家進一步升至774億元。
回首其20年創業經歷,3萬元起家,創下774億元財富,陳邦儼然是一個傳奇式成功人士。
車輪式并購擴張
飛躍式發展的愛爾眼科,已經成長為國內眼科領域不可忽視的醫療機構。
在愛爾眼科的眼中,北京同仁醫院、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以及上海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等少數幾家公立醫院,才是其有利競爭者。
愛爾眼科的發展勢頭確實兇猛。
2008年,上市前一年,公司總資產、營業收入分別為3.97億元、4.39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0.61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15.96億元、21.75億元,已是2008年全年數據的25.41倍、34.66倍。到2021年9月底,其總資產達218.17億元,累計增長約54倍。
2009年上市以來,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年均增速超過20%。
正是這些亮麗表現,市場稱愛爾眼科為“眼科領域的茅臺”。
不過,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愛爾眼科的資產規模、營業收入等大規模增長,主要靠大規模車輪式并購及投資。
2019年,愛爾眼科收購或新建了湘潭仁和、普洱愛爾、武漢洪山愛爾等18家醫院及31個門診部或診所;2020年,又以并購重組的方式,間接收購了30家眼科醫院的股權;2021年上半年,愛爾眼科收購武漢愛爾黃陂醫院、漢中愛爾、丹東愛爾、臨沂愛爾、重慶萬州愛爾,新設了湖北愛爾、漣源愛爾、株洲愛爾、海南博鰲樂城愛爾以及19家門診部或診所。
2020年12月29日,愛爾眼科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旗下醫療機構數量已經超過600家,公司將穩步推進“大一城多院”模式。而在上市之前,其擁有的醫院數量為19家。
愛爾眼科醫院的擴張主要采取兩種途徑,即開設與收購以及通過產業并購基金收購。通過產業基金收購后,交給愛爾眼科經營,待標的達到一定盈利能力后,愛爾眼科再進行收購。新開設的醫院,一般由愛爾眼科和合伙人聯合投資,待新醫院達到一定的盈利水平后,愛爾眼科通過發行股份進行收購。
這種操作模式,能夠保證愛爾眼科經營業績穩步增長。
當然,公司也直接收購一些質量較好的資產,直接并表。Wind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0年,愛爾眼科直接收購的醫院數量達數十家,耗資超30億元。通過收購,愛爾眼科的醫院遍布全國各地。
布局海外市場,愛爾眼科也采取上述途徑。2015年12月底,愛爾眼科完成了第一筆海外并購,耗資1.75億元收購了亞洲醫療集團100%股權、亞洲護眼85%和亞洲醫療服務香港公司80%股權。2017年,其又耗資約11.53億元收購歐洲最大的連鎖眼科醫療機構ClinicaBaviera90%股權。后者于2007年在西班牙證券交易所上市,旗下有76家治療中心,174名眼科醫生和110名視光醫生。
正是長期以來不間斷的車輪式并購,推動了愛爾眼科的資產規模、經營業績持續快速增長。
百年愛爾尚需刀刃向內
單純從財富角度而言,陳邦是成功人士。但市場的質疑聲不斷,陳邦還需要刀刃向內。
2019年,愛爾眼科上市10周年,陳邦公開表示,愛爾要做百年愛爾,目前仍是少年。
陳邦的言下之意,眼科市場空間很大,愛爾眼科還要大舉擴張,在廣度、密度上進一步布局。
通過外延式并購成長起來的眼科巨無霸,讓陳邦飽受道德良知拷問。
武漢中心醫院艾芬醫生事件、曾經的內部員工舉報,至今仍讓公眾難以消除對愛爾眼科“過度醫療”、“唯利是圖”的印象。
今年初,艾芬陸續曬出愛爾內部資料,包括大量患者的姓名、手術日期、病種、手術費等詳盡信息,指出醫院存在返點回扣和行賄行為。
此事主要涉及宿遷愛爾眼科,該醫院向介紹推薦到愛爾眼科診療做手術的醫生等支付一定比例的現金。此類事件,于愛爾眼科而言并非首例,衡水愛爾也曾出現過并被監管部門處罰。
深陷回扣風波尚未徹底平息,新的輿情又來,那就是使用過期醫療器械產品,加價賣給患者。
近日,廣西來賓市場監管部門對來賓愛爾眼科作出處罰,原來,執法人員現場檢查時發現,來賓愛爾眼科有6個品規醫療器械過期,三款有記錄的試劑產品超過有效期至少使用1600余次。不僅如此,這些過期醫療器械,公司加價150%賣給患者。
愛爾眼科類似事件并非孤例。
今年2月17日,重慶萬州愛爾眼科也被罰2萬元,原因是,執法人員在檢查時發現,其手術室內,人工晶狀體折疊夾、一次性使用全麻組件、加強型氣管插管均已過期,有的過期長達一年,且與有效期內、處于正常使用狀態的眼科手術用重水、血壓袖、超滑氣管插管等醫療器械混放在一起。
目前,愛爾眼科正在推進定增募資事項。今年2月18日,公司披露的定增預案修訂稿(第六次修訂)提到,報告期內,其存在因違法違規受到行政處罰79項,罰款金額合計200.86萬元,主要涉醫療廣告、衛生監管、消防等方面。其中,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占比超過1%的子公司受到的所有行政處罰,以及單筆處罰金額大于5萬元的主要行政處罰涉26家醫院,包括廣州愛爾、蘭州愛爾、資陽愛爾、合肥愛爾、北京愛爾等。
深交所在第二輪問詢中,要求愛爾眼科說明艾芬曬出的支付回扣所涉醫院與公司關系,是否屬于授權許可使用商標字號醫院,是否需對涉事醫院支付回扣行為承擔相關責任等。
今年3月7日,深交所進行第三次問詢,要求愛爾眼科說明,對商標字號許可使用業務模式的披露情況,普通患者能否有效區分公司自有醫院與許可使用“愛爾”字號的相關醫院,如何保障患者知情權等。
頻頻出現的輿情,讓市場將過分逐利的標簽貼在陳邦身上,質疑其早已背棄了辦醫初心——“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
或許是過度并購擴張而整合不力,或許是利益面前不忍自傷。總之,有市場人士總結,陳邦將醫療做成了暴利生意。
商人辦醫需遵醫者初心。艾芬事件之后,陳邦曾說,深夜里,不斷警醒自己,創業時那份初心還在嗎?
要想愛爾走向百年,陳邦尚需以不惜流血的勇氣,刀刃向內,大力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