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許多城市尤其一些房價上漲過快的熱點城市,二手房貸款額度緊張,出現停貸和辦理時間延長的情況,有些城市的新房貸款額度也開始收緊。
筆者認為,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由于去年商業銀行個人房貸增速過快,按照去年監管層出臺的“三道紅線”和“兩道紅線”的限制,一些銀行已經超標,今年這些銀行的貸款額度自然緊張。由此看來,這項政策對于限制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穩定房地產市場,培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所謂“三道紅線”是對房企的融資、房企的凈負債率、現金短債和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都有具體的上限標準。而“兩道紅線”則主要針對的是銀行,根據銀行的資產規模及機構類型,分檔對其房地產貸款集中度進行管理,劃出了房地產貸款占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占比上限的“兩道紅線”。從銀行和房企兩端限制其負債規模和增速,從而對房價進行控制。
從去年年報看,許多大行包括中小行已經突破紅線,必須整改,那么今年的貸款額度必然收緊,不過由于今年各商業銀行貸款總額增幅相對比較大,房地產貸款也有一個相應的增幅。
從央行公布的數據看,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余額增長幅度依然比較高,但是增長速度同比都是下滑的。
2021年一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50.03萬億元,同比增長10.9%,低于各項貸款增速1.7個百分點,比上年末增速低0.6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67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21.7%,比上年全年水平低3.7個百分點。
2021年一季度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5.67萬億元,同比增長14.5%,增速比上年末低0.1個百分點。而2020年第一季度個人住房貸款余額 31.15 萬億元,同比增長15.9%, 比上年末低0.8個百分點。
今年一季度,個人住房貸款增速只比上年末低了0.1百分點,可見,個人住房貸款規模壓縮的壓力非常大。
這幾年大多數商業銀行發力零售業務,零售業務成為其業務轉型的著力點,不過許多銀行的零售業務主要是房貸業務,包括一些國有大行,零售業務中絕大多數是房貸業務。
有統計數字顯示,去年,建行、工行的個人購房貸款占零售貸款比重均超過了80%;中行、農行也在70%以上;也有城市商業銀行的個人房貸占比竟然超過90%,所謂零售轉型就是轉向房地產。反而一些股份制銀行的住房個人貸款業務占比較低。
總之,中國房地產的癥結在商業銀行,由于房價一直在上漲,所以房地產貸款目前是商業銀行最優質的資產,再加上個人房貸業務金額比較長,又是按揭還款,只要貸款,就能賺錢,收益相當高,所以商業銀行對個人房貸業務趨之若鶩。
“三條紅線”和“兩條紅線”政策是去年出臺的,今年一季度沒有傳出二房房貸停貸或者額度緊張的消息,而是第二季度才開始多起來,這說明一季度和前半年有些銀行放貸發展過猛,現在已經受到紅線壓力,必須在后半年把房貸業務壓下來以符合監管要求,可見后半年房貸業務將更加緊張。
近日,央行對商業銀行存款利率自律機制進行了改革,將原由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確定。總的效果是一年以上的長期存款利率下降,而短期利率上漲,從目前看由于長期存款規模大,總的來講是降低了商業銀行負債成本。
但是在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的大背景下,監管層今年將更加采取各種措施降低銀行貸款利率,再加上高收益個人房貸業務受限,今年商業銀行凈息差將會進一步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