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但專注大件配送領域的德邦股份(603056.SH)依舊實現業績雙增。
日前,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邦股份”)發布2020年度業績報告與2021年一季度報告。年報顯示,德邦股份2020年共實現營業收入275.03億元,同比增長6.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4億元,同比增長74.39%。
同時一季報顯示,該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73.7億元,同比增長63.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77.51萬元,同比增長111.66%。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德邦股份業績雙增的背后,與其轉型大件快遞,差異化運營密切相關。
據了解,德邦于2018年起全面聚焦大件快遞市場,將品牌名稱變更為“德邦快遞”,之后公司的快遞營收占比進一步提升,2020年快遞業務毛利率水平修復至10.02%,并帶動德邦整體毛利率提升1.73個百分點。
一季度快遞量增長近80%
日前,德邦股份公布2020年財務報告。報告顯示,德邦2020年總營業收入約為275.03億元,同比增長6.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為5.64億元,同比增長74.39%。
根據財報公布的業務結構來看,德邦旗下業務分為快遞業務、快運業務和其他業務,其中,快遞業務是其主要營收部分,2020年快遞收入為166.62億元,同比增長13.60%,毛利率10.02%,而作為德邦另一支柱業務的快運業務2020年收入為100.82億元,同比下降了6.5%。
對于快運營收下滑,德邦解釋稱,是因為這塊客戶以線下中小制造業為主,受疫情影響較大。此外,針對快遞業務,德邦表示目前大件快遞因為中轉環節自動化程度低、末端上門服務要求高等,規模效益比小件快遞弱,現在正抓緊提高業務量,來攤薄單個包裹成本。
此外,德邦其他業務主要為供應鏈業務。2020年,德邦其他業務收入為7.94億元,同比上漲55.82%。其中供應鏈收入為7.01億,同比增長73.08%。2020年其他業務毛利率為7.45%,同比下降1.54個百分點,主要是由于目前供應鏈業務處于業務拓展階段,盈利水平較低,拉低其他業務毛利率。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物流行業整體恢復,也讓德邦一季度快遞業務增長加快。據德邦公布的2021年一季度財報顯示,2021年前三個月,公司快運業務收入25.89億元,營收居于行業前列;快遞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5.46億元,同比增長79.28%。
總體來看,今年第一季度,德邦實現總營業收入約73.7億元,同比增長63.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077.51萬元,同比增長111.66%,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提升3.37個百分點至9.74%。
大件快遞戰略顯效
可以看到,德邦今年一季度除了營收大幅增長,盈利也同比增長超一倍。這樣的成績,也意味著德邦大件快遞戰略正逐步得到兌現,且有所成效。
資料顯示,成立于1996年的德邦,主業本是快運業務,2013年啟動戰略轉型之時,才開始開拓快遞業務。2018年7月,德邦通過更名為“德邦快遞”,正式發力快遞行業,聚焦大件快遞。
2018年,德邦快遞業務收入首次超越快運業務,成為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2020年,德邦快遞業務占總收入比重也已提升至60.58%,其中,快遞開單貨物總重量同比增長16%,開單票數同比增長8.50%達5.64億票。
值得一提的是,德邦快遞目前已基本實現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全覆蓋,鄉鎮覆蓋率93.50%,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其他上市快遞公司的業務量規模,德邦快遞業務量依然依然存在較大差距。
正如德邦在財報中提到,德邦的大件快遞業務處于成長期,收入和票數保持較快增長,但整體業務量相對同行仍然偏少,規模效益有較大提升空間,毛利率水平相對較低。
此外,低價競爭仍然是物流企業需要面臨的考驗。據德邦年報顯示,2020年全行業快遞均價為10.55元/票,較2019年下降1.25元/票,降幅10.61%,較上一年降幅有所擴大。
此前,順豐在一季度財報中提及的虧損原因之一是,下沉市場電商需求旺盛,經濟型快遞產品特惠專配的業務量增長迅猛,因該部分定價偏低產品的件量占比上升較快,對整體毛利造成一定壓力。
對此,安信證券研報稱,德邦公司經營回歸穩態,在大件快遞市場保持領先,在傳統快運優勢業務重視盈利質量,公司將保持穩健經營策略,盈利情況有望進一步改善。研報同時也提出德邦未來存在包括市場競爭激烈帶來行業大規模價格戰,以及人工等成本大幅上升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