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系列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及減稅降費等政策落地,民間投資正呈現穩步恢復態勢。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有近半數省份民間投資同比增速實現正增長,北京、貴州、云南等地更是達到兩位數增速。
地方民間投資穩步復蘇
隨著各地相繼公布前10月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地方民間投資穩步復蘇的態勢更加明晰。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粗略統計,目前已有20余省份公布1至10月份民間投資數據,其中有14個省份民間投資同比增速實現正增長。同期,全國民間投資同比仍是負增長。
北京、貴州、云南等地民間投資同比增速達到兩位數。尤其是北京民間投資累計同比增速已經連續3個月超過20%,1至10月份增速為20.6%。
此外,吉林1至10月份民間投資同比增速也接近10%,海南、甘肅民間投資增速均超過5%。
“今年以來,各地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比如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推動金融、創新等諸多支持民企發展的措施落地,有效提振了民企投資的信心。”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說。
從各地披露信息來看,“兩新一重”是民間投資的關鍵領域。多地新基建領域投資步伐明顯加快,比如,截至10月底,山東省開通5G基站數量超過5.1萬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9.6%。
在制造業領域,民間投資是絕對的主力軍。從各地數據來看,下半年以來,各地制造業投資持續回升,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大幅增長。以廣東為例,1至10月份,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6.4%。
“從項目投向看,今年全球疫情加速了中國經濟的產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高技術產業的產值和投資增速均大幅高于傳統制造業。”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分析,未來高技術產業將延續高增長趨勢,為制造業投資打開新空間。
多地集中推介項目吸引民間資本
民間投資是穩投資的關鍵。步入11月份,各地加快了吸引民間投資的動作。
繼前三季度面向民間資本集中推介88個項目后,日前天津再次組織17個項目通過推介項目公示平臺面向民間資本進行推介,總投資580.6億元,項目涵蓋市政設施、民生保障、生態環境等領域。
江蘇、湖南等地也相繼召開重點項目推介會,重慶市在本月初也舉行了文化和旅游產業重點項目推介會,共推介項目186個,總投資超過4000億元。
據了解,自去年以來,各地依托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立了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長效機制,推動地方常態化公開發布對民間資本吸引力強的項目。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了解,接下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進一步完善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長效機制,支持民間投資參與補短板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全國PPP項目信息監測服務平臺數據,截至今年10月底,平臺已簽約項目中民間投資項目共1682個,占全部已簽約項目的43%。
盡管民間投資逐步復蘇,但1至10月份,全國民間投資同比下降0.7%,同期整體投資增速已經由負轉正。分析人士表示,未來仍需進一步釋放民間投資活力,出臺更有針對性的政策。
在鄭后成看來,未來仍要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制造業的信貸支持力度,采取有力舉措來緩解小微企業還本付息壓力,促進民間投資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