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因披露2022年股票激勵計劃草案相關事項,立華股份收到深交所下發關注函,深交所要求立華股份結合歷史經營與財務數據等,說明擬以2023年作為首個考核年度的原因,且以肉雞、肉豬銷售量或營業收入增長率作為業績考核指標以及上述增長目標的確定依據等。
3月25日晚間,立華股份披露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公司各歸屬期業績考核目標為以2021年為基數,滿足以下兩項條件之一,其一為2023~2025年度商品肉雞銷售量增長率分別不低于16%、24%、32%,且商品肉豬銷售量增長率分別不低于100%、200%、300%,其二為2023至2025年度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不低于20%、30%、40%。
對此,深交所表示,立華股份應結合公司歷史經營與財務數據、行業發展及市場環境變化、主營業務情況及未來規劃等,說明在2021年年度報告披露前,擬以2023年作為首個考核年度的原因。
同時,還需說明以肉雞、肉豬銷售量或營業收入增長率作為業績考核指標以及上述增長目標的確定依據,論證業績考核指標設置的科學性、合理性,是否符合《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等。
除此之外,深交所還要求立華股份對內幕信息知情人在股權激勵計劃公告前,六個月內買賣公司股票的情況進行自查,并說明相關情況。
資料顯示,立華股份成立于1997年,注冊資本人民幣4.04億元,2019年2月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黃羽肉雞的養殖、屠宰加工和銷售,以及商品肉豬及肉鵝的養殖和銷售。
1月21日,立華股份還披露了《2021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3.5億元~4億元,上年同期盈利2.54億元,同比減少6.04億元~6.54億元。
關于業績變動,立華股份表示,飼料原料價格高企推高養殖成本,擠壓養雞板塊的盈利空間;另外,2021年受國內生豬價格下跌、飼料原料價格高企等因素疊加影響,生豬養殖業務出現較大虧損;而公司預計存貨跌價準備,對年度損益的凈影響額約1.2億元。
二級市場上,立華股份上市之初,一個月內股價迅速上漲至最高94.32元/股(2019年3月12日),漲近3倍,但好景不長,此后立華股份股價開始震蕩走弱,并在2021年9月3日創歷史新低24.85元/股,隨后至今,股價呈小幅回升。截至今日收盤,立華股份報35.95元/股,最新市值145.19億元,距歷史最高點,跌幅達58.07%,市值蒸發超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