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共享充電寶飽受“漲價”、“虧損”爭議時,一家割舍充電寶業務、踩中“戶外電源”風口的深圳企業,凈利潤在3年時間內從322萬元漲至2.79億元,甚至走到了上市的關口。
據深交所官網披露,3月29日,深圳市華寶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寶新能”)將首發上會。公司擬募集資金6.76億元用于便攜儲能產品擴產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品牌數據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依靠轉換賽道攫取高額利潤的同時,華寶新能卻面臨著另一重“成長的煩惱”。報告期內,公司超9成收入源自境外,過半收入來自亞馬遜平臺,海外市場的瞬息萬變無疑為公司的未來也增添了不確定性。
不僅如此,在華寶新能闖關A股的旅程中,產品質量問題、卷入訴訟糾紛、多家供應商“突擊入股”等情形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9成收入源自海外
千禧年前夕,21歲的孫中偉從山東理工大學畢業后,南下深圳闖蕩。幾經波折,2000年,他第一次以推銷員的身份走進了鋰電行業。3年后,攢下“第一桶金”的孫中偉,與兩名創業伙伴聯手打造“電小二”這一品牌,隨后逐步介入充電寶市場。
早在共享充電寶在資本簇擁下“熱得發燙”之前,2015年9月,由孫中偉及妻子溫美嬋控制的華寶有限(華寶新能的前身)即將目光投向了便攜儲能電源,在經營范圍新增了箱式移動電池儲能電站、儲能單元的生產等。
便捷儲能電源亦可稱為“戶外電源”,適用于戶外旅行、應急救災、醫療搶險等多個場景。據美國戶外運動協會(OIA)的統計數據,2017-2020年,全美積極參與戶外運動的居民人數從1.45億人提升至1.61億人,戶外運動參與率也由49%提升至53%。在家庭應急備災需求方面,以地震、臺風高發的日本為例,超78%的日本家庭儲備了必要的防災物品。
圖片來源:華寶新能招股書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的報告統計,全球便攜儲能行業的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0.6億元快速提升至2020年42.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90.28%。而較早進入這一領域的華寶新能,也嘗到了甜頭。
2018-2021年,華寶新能分別實現營收2.05億元、3.18億元、10.69億元、23.15億元;凈利潤322.03萬元、3645.16萬元、2.33億元、2.79億元。其中,便攜式儲能產品銷售占比在8成左右。
同時,由于戶外電源在海外的滲透率較高,華寶新能的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和地區。2018-2021年,華寶新能境外銷售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91.53%、87.27%、90.09%和92.55%,整體呈上升趨勢。
對于公司海外銷售占比較高、相關地區進口關稅政策對銷售成本影響較大的情況,交易所曾要求公司測算,如主要產品便攜式儲能產品被加征25%關稅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華寶新能表示,在銷售端不提價的情況下,上述情況對公司利潤總額影響較大。2018-2021年上半年的影響比例分別為-238.47%、-52.34%、-13.65%和-17.46%。
超6成利潤被亞馬遜賺走,陷商標糾紛
從銷售渠道來看,華寶新能主要通過亞馬遜、日本樂天、日本雅虎、天貓及京東等第三方電商平臺銷售產品,報告期內通過第三方電商平臺的銷售占比分別為67.83%、75.99%、68.89%。其中,亞馬遜平臺銷售收入逐年增長,報告期內維持在50%以上,是公司最主要的銷售渠道之一。
華寶新能主營業務收入構成 圖片來源:華寶新能招股書
核心市場在境外,且較為依賴第三方電商平臺,使華寶新能在銷售方面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同時公司每年需支付數額不菲的平臺服務費和新媒體廣告費用。
報告期內,華寶新能的銷售費用分別為0.84億元、2.27億元、5.65億元。其中,市場推廣費為0.25億元、7.47億元、2.66億元,占比從30.67%升至47.17%。較為顯著的是,2021年,公司市場推廣費用同比增長259.45%,遠超公司同期營收增速116.38%,側面體現出買流量、聘請品牌代言等手段在推高其營業收入方面的效力已有所減弱。
銷售平臺費用方面,報告期內公司所支付的金額也由2865.04萬元躍升至2.16億元。財經網注意到,公司向亞馬遜支出的平臺服務費,占據了這部分支出的大頭。
華寶新能曾在回復深交所問詢時表示,日本樂天、日本雅虎、天貓等平臺按銷售額的2%-3%收取傭金,京東POP的傭金比例約5%,而亞馬遜對便攜儲能產品,按單筆訂單銷售金額的15%收取傭金,約為其他平臺的5倍左右。
據華寶新能披露,2021年上半年,公司向亞馬遜支付的傭金為7932.1萬元,占其通過該平臺實現銷售金額的15.01%,占公司上半年凈利潤1.56億元的一半以上。而傭金比例超過15%的原因是亞馬遜按未扣除當期退款、折扣等扣減銷售金額收取傭金。
若按銷售額15%的傭金比例、在亞馬遜平臺的銷售金額11.91億元測算,2021年,華寶新能向亞馬遜支付的平臺費用達1.78億元,占當期公司凈利潤2.79億元的63.79%,即公司超6成利潤被亞馬遜賺走。
除銷售費用和運營成本高企外,“寄生”亞馬遜平臺還有另一層隱患。
去年4月底開始,亞馬遜平臺上不少中國賣家被平臺以“刷單”的名義封號,擬沖刺IPO的傲基科技旗下店鋪也在封號名單當中。據21世紀經濟報道,深圳跨境電商協會執行會長王馨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6年來亞馬遜一共發動過5次大規模封殺,包括婚紗圖片侵權、平衡車質量、移動電源爆炸等,涉及的質量、專利、安全等問題。而由于全國跨境電商大比例在深圳,這次打壓中,深圳的賣家受創最為慘重。
同樣位于深圳且收入依賴亞馬遜的華寶新能,或也面臨著上述風險。值得關注的是,華寶新能的產品曾爆出質量問題,且卷入商標侵權糾紛,無疑加大了公司產品在海外市場銷售的難度。
2018年,電小二的產品鋒6-5000移動電源經抽查不符合《便攜式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要求》,該公司曾因此被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分局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收非法所得并處以罰款。
此外,華寶新能目前還存在未決訴訟糾紛。2021年7月,美國上市公司GNRC的子公司Generac公司向美國特拉華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華寶新能及其子公司Generark US停止使用或注冊“GENERARK”商標,并對侵權行為進行賠償。
2020年、2021年上半年,Generark US的銷售額分別為218.77萬元、1781.93萬元。華寶新能表示,若公司因上述訴訟敗訴或與原告和解后無法使用“GENERARK”商標銷售產品,將對公司的境外產品銷售及經營業績造成一定的影響。
多家供應商“突擊入股”,分紅“補流”兩不誤
除了境外收入占比較高、銷售渠道較為單一外,華寶新能的股權變動也引起交易所的關注。
據招股書,2020年10月,華寶新能曾增資并引入新增外部股東成千億,持有公司2.04%股權,該公司設立過程中還曾存在代持行為。證監會曾在“新規”中明確,申報前12個月內產生的新股東將被認定為“突擊入股”,且上述新增股東應當承諾所持新增股份自取得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轉讓。從增發時間來看,華寶新能于2021年6月遞交招股書,即成千億此次增資入股構成了“突擊入股”。
IPO前突擊入股的股東,歷來是監管審核重點。交易所曾要求華寶新能披露成千億各合伙人的基本情況,是否為適格股東,與發行人及其其他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核心技術人員等是否存在親屬關系、關聯關系、委托持股、信托持股或利益輸送安排。
財經網注意到,成千億的13 名自然人合伙人中,不僅包括華寶新能的實際控制人之一溫美嬋,還有4名自然人在公司的供應商中擔任要職,分別為黃新、鄭楚鋒、劉陵剛、楊權山。
其中,黃新持有成千億14.29%的財產份額,同時擔任深圳市杰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杰美特”)的董事、總經理。2021年,華寶新能向杰美特采購結構件,采購金額為27.32萬元,此前并未有過合作。
鄭楚鋒持有成千億5.71%的財產份額,同時持有嘉安達集團20%的股權并擔任董事、副總經理。2019-2021年,公司向嘉安達集團租賃辦公場地及宿舍,并向其親屬控制的嘉安達物業支付物業管理費及水電費,交易金額分別為273.84萬元、387.83萬元、946.95萬元,占同類型交易的比例為61.12%、30.77%、15.96%。
圖片來源:華寶新能招股書
而據華寶新能披露,公司向嘉安達集團租賃的廠房價格在35.63元/㎡-45元/㎡之間,低于市場平均價格40元/㎡-50元/㎡。
劉陵剛持有成千億5.71%的財產份額。報告期內,公司向劉陵剛控制的深圳卓銳思創科技有限公司采購電子元器件等原材料,采購金額分別為11.96萬元、0萬元、149.28萬元。
楊權山持有成千億2.86%的財產份額。2021年,公司向楊權山擔任執行董事的深圳市偉安特電子有限公司采購電子元器件等原材料,采購金額為1635.44萬元,占同類采購占比的7.5%。
除了關聯交易頻繁之外,華寶新能在給股東分紅方面也毫不“手軟”。
2019-2020年,華寶新能分紅金額分別為3500萬元和9700萬元,分別占該公司當期凈利潤的96.01%和41.45%。合計金額亦超過此次募投項目中補充流動資金的金額1.27億元。
從股權結構來看,孫中偉、溫美嬋夫婦合計直接及間接持有公司88.81%的股份;孫中偉擔任發行人董事長,溫美嬋擔任發行人的副董事長、副總經理。也因此,超1億元的分紅金額均流向實控人夫婦的錢包。
圖片來源:華寶新能招股書
此外,在募資規劃方面,華寶新能擬投入2.52億元用于的品牌數據中心建設項目中,場地購買費用達1.38億元。公司表示,將綜合考慮物業性價比、交通便利性、高端人才分布等因素,積極尋找深圳龍華區內符合公司綜合要求的辦公場地。意味著該募投項目中過半資金將用于“買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