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著名經濟學家 高培勇
由新理財雜志社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CFO大會于2022年3月18日舉辦,大會主題為“新格局 新思維 新理財”。大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著名經濟學家高培勇,作了主題為《宏觀政策與微觀政策深度融合》的主題演講。
高培勇認為,今年的經濟工作與宏觀政策的配置格局較以往發生了諸多變化,但是一個最基本、最突出、最深刻的變化,就是宏觀政策與微觀政策有深度融合的趨勢。
高培勇指出,無論是經濟學家還是如CFO這樣的企業財經從業人士,以往在分析、考察經濟活動主體的時候,主要精力放在企業與大中型企業身上。但是,目前我們國家的市場主體達到1.5億戶以上,其中只有800萬左右屬于大中企業,小微企業才是市場主體的主要組成部分。
因此,細讀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其他方面的文件會發現,需要用到“企業”概念的場合,都用“市場主體”加以替代了。
高培勇表示,如果將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視作經濟活動的主動脈,那么個體工商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其他的小微經濟體,便是經濟活動的毛細血管。因此,新發展階段的經濟工作和宏觀政策的配置,要全面覆蓋包括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在內的所有經濟體,以及參與GDP創造的所有經濟單元。
高培勇認為,從“六保、六穩”中也能感受到市場主體的重要性在上升。比如前三保中的保市場主體、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是處于基礎地位的,而只有保住市場主體,才能保住就業。只有保住就業,才能保住基本民生。此外,“六穩”中排名第一位的就是穩就業,而穩就業所依托的是穩市場主體。
高培勇表示,做CFO——許宏才部長把它稱之為企業的理財人——要特別敏感的把握好這種變化。而作為調整變化的一個重要的結果,不僅宏觀經濟分析視域與聚焦點,可以由此延伸到所有的經濟體和GDP所有源泉,而且更重要的是經濟工作和宏觀政策配置,可以一竿子插到底,扎根于包括企業、個體工商戶在內的所有經濟體和GDP所有源泉,從而實現宏觀政策和微觀政策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