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國家統計局官網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1月份至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426億元,同比增長6.7%。比2021年12月份加快5.0個百分點,比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2.8個百分點。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67305億元,增長7.0%。扣除價格因素,1月份至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實際增長4.9%。從環比看,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月增長0.3%。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國新辦舉行的2022年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市場銷售在春節消費和冬奧因素帶動下明顯改善,增速出現了回升。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月份至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從節奏上看,受春節效應影響,呈現出“1月份強、2月份弱”的格局。從結構上看,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6.5%,餐飲收入大幅增長8.9%。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額增長較快。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前2個月,此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服務業得到了顯著恢復,如鐵路運輸、航空運輸、郵政快遞、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都重回較高景氣區間,餐飲業也有不錯表現。此外,針對家用電器、金銀珠寶等消費升級類商品的消費數據也較為樂觀,反映出居民消費升級的進程仍在繼續。
亮眼的消費數據離不開一系列政策支持。例如,為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推動實現一季度經濟平穩開局,1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做好近期促進消費工作的通知》,提出10個方面的工作舉措。
????“但是,近期疫情沖擊不容忽視,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面臨下滑壓力,短期內消費增速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情變化以及相應的防控措施。”明明如是說。
展望2022年,明明表示,前2個月零售消費的開門紅,印證了在財政實際支出和政策鼓勵支持下,今年消費有望進一步回暖。
付一夫表示,由于消費具有較強的順周期性,2022年的消費要結合整個宏觀經濟形勢來看。考慮到2021年的基數效應,2022年經濟增速大概率會較2021年有所放緩。此外,消費將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包括收入水平、市場預期、消費意愿以及新冠疫情防控形勢等,特別是近期國內多地疫情反復,給消費市場帶來了一定沖擊。不過,考慮到我國在疫情防控上已經具備了成熟經驗,且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疊加一系列促消費政策支持,消費市場整體運行狀況有望在2022年得到進一步改善。
對于下一步應從哪些方面發力促進消費穩定恢復,明明表示,首先,需增加政府財政的消費性支出,通過減稅降費和補貼等手段支持困難行業和小微企業,向居民收入端傳導;其次,適當給予居民消費補貼或針對個人所得稅進行稅收減免;最后,盡快控制局部疫情,激活線下消費場景。
付一夫表示,長遠來看,需要加快破除抑制消費的一系列障礙,如繼續推進收入分配改革,著力縮小收入差距,切實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同時,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要妥善處理居民的養老、醫療等問題,解決民眾消費的后顧之憂。此外,要加強偏遠落后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質量,并規范消費市場秩序,優化消費環境,以此激發消費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