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資本市場訊凈利潤同比暴增近73倍后,和邦生物(603077.SH)開始著手將旗下光伏業(yè)務分拆,尋求單獨上市。
3月14日,和邦生物公告稱,擬分拆所屬子公司四川武駿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武駿光能”)至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公司股權結構不會發(fā)生變化,仍將擁有對武駿光能的控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武駿光能目前深耕的光伏玻璃賽道行業(yè)集中度較高,且龍頭企業(yè)在成本控制及盈利能力方面均具備較強優(yōu)勢,武駿光能能否在這一賽道跑出好成績仍有待觀察。
二級市場方面,截至3月15日午間收盤,和邦生物報3.45元/股,下跌7.01%。
化工產品漲價催高利潤,滿足拆分上市條件
2021年6月10日,和邦生物曾發(fā)布《關于全資子公司增資擴股暨放棄增資權的公告》,承諾在增資完成后,公司控股子公司武駿光能將實施股改,在滿足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條件下,公司將實施、啟動分拆上市工作,并進行IPO申報。
2021年12月29日,和邦生物披露,武駿光能已完成股改工作,公司擬籌劃分拆武駿光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根據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財務指標并經合理預測,公司2021 年財務指標預計可滿足《分拆上市規(guī)定》規(guī)定的條件。
3月14日,披露年報信息的同時,和邦生物正式披露了分拆武駿光能至上交所主板上市的預案。
和邦生物表示,本次拆分完成后,上市公司將專注于傳統(tǒng)化工及農業(yè)領域的發(fā)展;武駿光能將因此獲得更為便利的融資渠道,增強持續(xù)盈利能力;和邦生物依然將武駿光能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可以繼續(xù)從武駿光能未來增長中獲益。
從業(yè)績表現來看,去年純堿、氯化銨、雙甘膦、草甘膦等產品價格的上漲,為和邦生物帶來了可觀的利潤增幅,也令和邦生物的利潤水平滿足符合分拆上市規(guī)則。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和邦生物歸母凈利潤30.23億元,同比增長7284.28%;當期武駿光能歸母凈利潤4.92億元,按上市公司持有武駿光能88.38%股權計算,和邦生物按權益享有的武駿光能的凈利潤為4.57億元,約占當期和邦生物凈利潤的15.09%,符合“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凈利潤不得超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百分之五十”,以及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扣除按權益享有武駿光能凈利潤后,累計不低于6億元的相關規(guī)定。
但若按照2020年和邦生物的盈利水平,公司的財務指標尚不滿足拆分武駿光能的條件。根據財報,2020年,和邦生物實現凈利潤0.41億元,武駿光能凈利潤2.4億元,后者利潤為前者的近6倍。
龍頭密集擴產,產能過剩風險待解
公開資料顯示,武駿光能成立于2010年7月,主營業(yè)務為優(yōu)質玻璃及玻璃制品的研發(fā)、生產及銷售,和邦生物持股武駿光能88.38%的股份。
回顧過往公告,2013年3月,和邦生物披露擬收購四川武駿特種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武駿光能前身)90%股份,進軍玻璃產業(yè),該項投資最終收購價為2.32億。
受益于光伏行業(yè)景氣度不斷提升,近年來,武駿光能業(yè)績穩(wěn)步增長。2019-2021年,武駿光能分別實現營收9.1億元、9.85億元、13.93億元;歸母凈利潤1.33億元、2.41億元、4.92億元。
與此同時,和邦生物在光伏產業(yè)的大手筆投資頻現。2020年末,公司披露武駿光能與重慶市江津區(qū)白沙工業(yè)園發(fā)展中心簽訂產8GW光伏封裝材料及制品項目投資協(xié)議,預計總投資高達30億元。
去年10月19日,和邦生物發(fā)布公告,子公司武駿光能擬與佟興雪、海南省仁愛文化中心、天津昊鼎新能源合伙企業(yè)共同投資設立安徽阜興晶體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業(yè)務為生產光伏發(fā)電用硅片,投資總額30億元,首期注冊資本為4.55億元,全部為現金出資。
同年12月,武駿光能控股子公司阜興科技“年產20GW N+超高效太陽能單晶硅片項目”開工儀式在安徽省阜陽市經開區(qū)隆重舉行。
和邦生物披露,重慶8GW光伏封裝材料及制品項目,現一期1900t/d光伏玻璃、2GW光伏組件封裝項目已動工,預計分別于2022年6月、2023年1月投產;阜興科10GW N+型超高效單晶太陽能硅片項目,項目啟動規(guī)模1.5-2GW硅片,現已開工建設,計劃2022年10月投產。
從上述來看,武駿光能目前圍繞光伏玻璃、光伏硅片頻頻落子。然而,在火熱的市場行情下,這兩條賽道均迎來新老玩家的密集擴產。
據中信建投證券研報,與需求端對比,2022年下半年后光伏玻璃或將出現整體產能過剩,超出需求天花板25.5%,2023 年上半年供給過剩幅度繼續(xù)擴大,超出需求天花板76.2%。隨著產能的釋放,2022-2023年行業(yè)將進入價格競爭階段,企業(yè)間更多的比拼在成本。
中信建投同時指出,當前國內光伏玻璃行業(yè)雙寡頭格局形成,信義光能、福萊特產能占比超50%。以福萊特為代表的第一梯隊公司3.2mm光伏玻璃生產成本約為14元/平方米,而第二梯隊公司生產成本則接近20元/平方米。信息光能及福萊特的毛利率較第二梯隊高出20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3月2日,福萊特再度公告稱,擬投資60億元建設兩期日熔化量7200噸的項目。
而在光伏硅片領域,除了隆基股份、中環(huán)股份已占據寡頭地位,2021年以來,雙良節(jié)能、上機數控、京運通等“新勢力”也先后加大擴產力度。在此背景下,武駿光能能否在光伏產業(yè)做出成績,或仍有待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