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稱為“中國最大的藝人管理公司”樂華娛樂提交赴港上市招股書,中信建投(國際)融資有限公司和招商證券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自2009年成立以來,樂華娛樂已發展成為由藝人管理、音樂IP制作及運營、泛娛樂業務三個板塊組成的文化及娛樂平臺,旗下擁有王一博、韓庚等58名簽約藝人及80位訓練生。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樂華娛樂的營收分別約為6.31億元、9.22億元及12.9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1.19億元、2.92億元及3.35億元。2021年,藝人管理的收入占公司營收的比重超過九成。
與此同時,公司營收與個別藝人深度捆綁也給樂華娛樂的發展帶來不確定性。隨著行業監管趨嚴,培養“頂流”的難度加大,樂華娛樂上市也被視為構筑安全邊際的重要手段。
營收高度依賴單一藝人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按2020年的藝人管理產生的收入計,樂華娛樂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藝人管理公司。
藝人管理公司的商業模式是什么?一般來說,藝人管理公司需要在專業培訓、建立形象及獲得聲譽方面進行大量初始投資。當藝人逐漸建立公眾形象及知名度后,商業價值將會增加,給公司帶來的收入也會增加。
公司招股書顯示,就藝人管理業務而言,公司通過安排簽約藝人參與商業活動以及出演電影、劇集及綜藝節目為客戶(包括企業客戶、媒體平臺、內容制作商及廣告傳媒公司)提供服務獲得分成收入。
在音樂IP制作及運營業務方面,公司將音樂庫中的音樂IP授權給音樂流媒體平臺和其他音樂服務供應商收取許可費,以及出售數字及實體音樂IP;泛娛樂業務包括虛擬藝人的商業發展、綜藝節目模式許可及、出售藝人相關衍生品。
目前,樂華娛樂大部分的收入來自藝人管理業務。2019年至2021年,藝人管理業務收入分別為5.3億元、8.08億元及11.75億元,分別占同年總收入的84%、87.7%及91%。
與此同時,公司另外兩大業務營收占比較小。其中,音樂IP制作與運營的營收占比分別為11.8%、10.0%及6.1%,泛娛樂業務的營收占比分別為4.2%、2.3%和2.9%。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樂華娛樂有58名簽約藝人,以及80名處于訓練階段的訓練生。其中,單個簽約藝人對公司營收貢獻較大,這從分成金額上可窺見一斑。
一般而言,藝人在合同期內產生的收益會按照固定百分比與公司分成,因為頂尖藝人數量相對較少且收入占行業收入的大部分,因此藝人管理公司大部分收入來自少數藝人是行業慣例。
2019年至2021年,樂華娛樂與“供應商B”的交易金額分別為3227.4萬元、1.33億元和3.02億元,占營業成本的比重也由2019年的9.2%攀升至2020年的31.1%,2021年占比高達43.9%。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2021年度公司前五名供應商中,除了“供應商B”,公司與另外四家供應商的交易金額占營業成本的比重合計17.7%。
結合招股書中對“供應商B”的描述“簽約藝人控制的企業”“業務關系年期為7年”以及分成金額占比等信息。業內普遍猜測“供應商B”很有可能是2019年憑借電視劇《陳情令》迅速爆紅的王一博。
3月14日,記者就“供應商B是否為王一博”的問題向樂華娛樂相關人士求證,對方表示“不太清楚”。
不過,王一博與樂華娛樂的合同將于2024年10月到期,之后雙方是否會續簽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樂華娛樂在招股書中提示了相關風險,若不能維持與藝人及訓練生的關系或擴大簽約藝人及訓練生的數目,公司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或受重大不利影響。
中國青年劇作家、導演向凱對記者表示,“經紀公司的營收過于依賴單一藝人是不可取的,藝人流量高的時候公司營收也隨之提升,但如果藝人走了,公司的收入也會下滑,應該發展多類型的藝人,尤其是實力派的。”
尋找下一個“頂流”
從概率論的角度來看,只要訓練生的基數足夠大,那么出現下一個“頂流”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據招股書,為避免潛在依賴若干藝人,樂華娛樂將采取相應措施:包括“繼續擴展訓練生計劃及擴大人才庫”“安排訓練生在組合中出道”在內的多項措施。
據悉,樂華娛樂通過在線和線下多種渠道挖掘訓練生候選人。截至2021年底,已與全國超過30家藝術學校、機構及院校合作。此外,樂華娛樂還通過唱跳比賽、全球選拔網絡及社交媒體平臺等方式物色訓練生。
在訓練生體系下,樂華娛樂的訓練生在出道前一般需要經過為期三年的聲樂、舞蹈、表演、形體及外語等方面的專業培訓,公司還會制定訓練生及藝人的行為守則。
截至2021年年末,樂華娛樂已收到逾5.8萬份來自中國、韓國及美國的訓練生計劃申請。2019年至2021年,公司新簽約的訓練生數量逐年增加,分別為19人、28人及50人,整體錄取率每年不超過0.3%。
不過,隨著行業監管趨嚴,此前的造星模式受到考驗,經紀公司亟需尋找新的渠道幫助旗下訓練生增加曝光度。
2021年5月,愛奇藝選秀節目《青春有你》被叫停。
2021年8月25日,愛奇藝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龔宇表示,愛奇藝聯合其他平臺始終堅持與行業不正之風劃清界限,抵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抵制偷稅漏稅,并取消了未來幾年的偶像選秀節目和任何場外投票環節。
2021年9月2日,廣電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提出“堅決抵制違法失德人員”“堅決反對唯流量論”“堅決抵制泛娛樂化”等八條事項,對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和網絡視聽平臺進行統一管理,并進一步明確管理力度和范圍。
今年1月召開的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上,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全面叫停了偶像養成類網綜。
新時代證券指出,流量方面,作為流量爆款源的偶像選秀綜藝,從此前提出的嚴格控制到完全叫停,平臺借此內容鼓勵付費、充會員的打法不再可行;內容方面,由于對風險藝人歷史作品的清理,版權與自制內容的風險有所提升。
“經紀公司失去了綜藝選秀的渠道后,失去了對藝人包裝和宣傳一個有力陣地,對藝人的曝光度有非常大的影響。未來還需要在內容方面尋找新的突破。”向凱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隨著監管趨嚴,樂華娛樂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支撐發展。
新業務能否挑大梁
樂華娛樂本次上市的募投項目,包括持續投資藝人運營、擴大音樂IP庫、投資及收購與樂華娛樂發展策略一致或能夠與自身業務產生協同效應的業務或資產、擴展泛娛樂業務、海外擴展、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其中,在持續投資藝人運營上,樂華娛樂擬通過為訓練生及簽約藝人爭取更佳的培訓設施并加強師資,以提升藝人培訓及運營能力,同時擬擴大藝人宣傳的范圍。
一是在國內收購及裝修一所藝人培訓中心,用以向訓練生及簽約藝人提供定制培訓設施及美好的培訓環境。預計將在未來三年完成收購及裝修工作。
二是計劃加強力度推廣知名及新出道藝人,為其提供更多曝光率及提升市場知名度。計劃全面提升藝人運營及推廣能力,并提升現有簽約藝人的知名度。未來三年,估計將有30至50名訓練生出道。
三是擴大訓練生計劃,增加訓練生選拔的頻率及規模,并設立更多選拔平臺以接觸更廣泛受眾。同時,計劃聘請更多聲樂、舞蹈、表演及體能訓練等領域的導師擴充師資隊伍。
此外,樂華娛樂還計劃進一步投資虛擬藝人的制作及運營。樂華娛樂是中國最早進入虛擬藝人市場的藝人管理公司之一,合作推廣的虛擬藝人女團A-SOUL于2020年出道,參股公司亦推出了虛擬藝人男團量子少年。
虛擬藝人是計算機生成的動畫人物,并通過增強現實及虛擬現實技術與現實互動。虛擬藝人具有各種各樣的身份,如歌手、樂隊、關鍵意見領袖/網紅或主播,包括有關現有IP、真人藝人的虛擬版本或消費品牌的化身。
相較管理真實藝人,管理虛擬藝人涉及的挑戰較少。同時,藝人管理公司可及時調整其虛擬藝人的公眾形象及專業技能。此外,虛擬藝人可主動與關注者互動,還能突破時空界限全天候出現在多個渠道。
近年來,虛擬藝人日益流行,不僅可與真實藝人同臺表演,甚至也能像真實藝人一樣參加脫口秀或采訪、在直播平臺上推廣產品等,虛擬藝人已能夠通過商業活動獲利。
那么,虛擬藝人能否挑起大梁?向凱對此持懷疑態度,他還表示,“國內有一些公司在開發虛擬藝人這一塊。但目前來看,觀眾還沒有養成接受虛擬藝人的大環境,相應技術條件也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標準。”
無論是培養訓練生還是投入虛擬藝人,都體現了樂華娛樂“謀變”的決心。
對于未來的發展戰略,樂華娛樂在招股書中稱,公司業務目標是保持及鞏固自身在中國藝人管理市場的領先地位,進一步使商業模式變得多元,并擴大客戶覆蓋。
為實現上述業務目標,公司計劃實施以下戰略:鞏固簽約藝人優勢,不斷提質增量;進一步擴大音樂IP庫;繼續多元業務模式,打造綜合文化娛樂平臺;開拓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