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調整,前期熱門賽道紛紛“熄火”,養殖板塊卻走出了獨立行情。雖然從業績數據來看,一些養殖公司浮虧較多,但從個股表現來看,多只養殖股今年以來漲幅已超過20%。與此同時,相關基金也受到了各路資金的追捧,養殖ETF(159865)份額年初以來大增超10億份,規模一舉突破20億元。
在錯綜復雜的內外形勢下,A股市場近期表現疲弱,豬周期成為當前機構投資者一致看好的投資方向。分析人士認為,豬價低迷疊加成本上升,養豬業持續大幅虧損,產能去化動力充足。生豬產能或將在今年二三季度見底,屆時豬價將進入周期性上漲通道。
養殖ETF(159865)逆市“吸金”
去年12月份以來,市場震蕩調整加劇。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4日,滬深300和創業板指近三個月分別下跌8.26%和20.99%,中證畜牧養殖指數逆市上漲6%。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3/4
跟蹤中證畜牧養殖指數的養殖ETF(159865)也表現亮眼,近3個月漲幅超6%、近6個月漲幅超20%。二級市場交投活躍,資金流入踴躍。截至3月4日,養殖ETF(159865)最新份額為24.93億份,相較于去年年末的13.31億份增長了近90%,規模一舉突破20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4日,養殖ETF(159865)連續5個交易日資金凈流入,合計凈流入額近3億元。近兩個月凈流入超9億元,凈流率74%。
對于近期養殖板塊的反彈,分析人士表示,股價與豬價呈現一定正相關,但股價往往領先于豬價有所表現。隨著后續豬價的反彈,預計會進一步支撐養殖指數的走勢。
豬周期拐點將至?
總體來看,養殖板塊的核心邏輯在于豬周期的反轉。市場普遍認為生豬產能有望在今年二三季度見底,屆時豬價將進入周期性上漲通道。
“谷貴傷民,谷賤傷農”,在眾多行業中,豬肉產業價格周期性變化最為明顯。高肉價刺激養殖戶積極性造成供給增加,導致肉價下跌,從而打擊養殖戶的積極性造成產能去化,生豬供應減少又造成肉價上漲。
Wind統計顯示,截至3月1日,陸續有超過25家A股上市公司中布局生豬養殖、生產加工的企業公布業績預告。從結果來看,正邦科技預計2021年虧損182億元,溫氏股份預計虧損133.37億元,此外,新希望、天邦股份、傲農生物等預計虧損也在10億元以上(個股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
受“俄烏事態升級”影響,全球糧食安全不確定因素加大,加速農產品期貨價格上漲,國內玉米及豆粕價均出現跳漲。豬價低迷疊加玉米和豆粕等飼料原料成本增加,后續將導致養殖行業頭均虧損加大,產能去化動力充足。
中信證券認為,目前各上市公司業績最差時點已過,養殖股面臨情緒和業績修復。從大的周期來看,目前豬周期也基本結束了豬價快速下行的階段,正進入筑底階段,后續或將迎來價格上行的階段。
養殖行業還有多少空間?
事實上,聰明的資金已經開始提前布局豬周期。養殖板塊自去年9月階段性見底以來,走出震蕩上行趨勢。
有分析人士認為,生豬養殖是一個典型的供給驅動的市場,需求端的確定性很強,當全行業陷入虧損的時候,整個行業的底部會變得越來越明確,市場確信反轉只是時間問題,投資者也愿意提前入場埋伏。
那么經歷了前期反彈的養殖板塊,后續還有多少空間?
對此,國泰君安認為,當前養殖板塊仍處于價值回歸階段,而不是周期泡沫階段,是處于投資確定性最強的階段,依然較低的頭均市值和持倉水平意味著顯著的向上空間。
長江證券農林牧漁行業首席分析師陳佳認為,如果把能繁母豬存欄當成歷史豬周期的豬價漲幅來看,逆向思考,去年7月至今年1月能繁母豬存欄量累計下降6%,而歷史能繁母豬存欄去化的拐點在20%之間,這說明目前連中位線還沒有到。所以無論是從時間還是空間,現在都屬于積極布局豬周期的階段。
養殖ETF(159865)及其聯接基金的基金經理梁杏認為,隨著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數據的持續下降以及行業深度虧損,進一步給市場確立了養殖行業出清的信心。在豬周期反轉的基本面到來之前,可能市場還會不斷拉鋸,并不會一口氣就會把行情走完。目前生豬價格探底,持續去產能節奏加快,是配置生豬養殖板塊的較優時點,投資者可以采用逢低分批的方式買入養殖ETF(159865)及其聯接基金,布局養殖板塊的龍頭公司。
注:我國股市運作時間較短,基金及指數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相關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產品,請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