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8日電 “十三五”以來中國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成效如何?綠色冬奧帶給我們哪些收獲?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金南在18日舉行的美麗中國·綠色冬奧專場發布會上介紹,五年來,中國成為世界利用新能源的和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已成常態,清水綠岸、魚翔淺底景象明顯增多。據美國NASA觀測的數據,2000年以來全球新增的綠化面積約25%來自中國。
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實現歷史性、轉折性、全面性的跨越
自1972年中國政府開啟了環境保護事業,今年正好是中國生態環境保護50年。王金南介紹,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從早期的“三廢”治理,到重點污染城市治理,到“三河三湖二區一市一?!?,到污染物總量削減,到環境質量改善,到三大行動計劃和污染防治攻堅戰,再到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的2035年基本實現美麗中國目標,尤其是“十三五”以來美麗中國建設的這個五年,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實現了歷史性、轉折性、全面性的跨越。中國生態環境保護正在進入一個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全面開啟了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藍天碧水凈土綠地美麗中國的新征程。
這五年來,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五年來,綠色發展成效逐步顯現,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的比重下降到56%左右,清潔能源比重上升至25.3%,光伏、風能裝機容量和發電量、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中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同比增長1.6倍,占世界銷售量的一半以上,成為世界利用新能源的和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202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8%,比2005年下降了48.4%,超過向國際社會承諾的40%—45%目標,也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基本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
這五年來,中國的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17-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濃度下降25%、優良天數比例上升4.9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下降近四成,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已經成為常態。全國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上升至84.9%,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至1.2%,清水綠岸、魚翔淺底景象明顯增多。土壤安全利用水平穩定提升,初步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根據美國NASA觀測的數據,2000年以來全球新增的綠化面積約25%來自中國,生態系統格局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整體穩定,給老百姓留住了更多的鳥語花香、田園風光。老百姓對藍天碧水的幸福感和認可度大幅上升,創造了最大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同時有效保護環境的成功實踐。
這五年來,現代生態環境治理能力不斷提升。主體功能區制度逐步健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向縱深發展,排污許可、生態補償、禁止洋垃圾入境等環境治理制度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四梁八柱”制度體系基本形成。同時積極參與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作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把“雙碳”納入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整體布局中。
這五年來,綠色辦奧從理念到行動由愿景變現實。中國政府全面落實綠色辦奧舉措,充分改造利用鳥巢、水立方、五棵松等原有奧運場館,新增場地從設計源頭減少對環境影響,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成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系統制冰的大道速滑館,碳排放趨近于零;冬奧會全部場館達到綠色建筑標準、常規能源100%使用綠電。冬奧會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占全部賽時保障車輛的84.9%,為歷屆冬奧會最高。在開幕式上以“不點火”代替“點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充分體現低碳環保,可以說這是綠色奧運的新起點。通過使用大量光伏和風能發電、地方捐贈林業碳匯、企業贊助核證碳減排量等方式,圓滿兌現北京冬奧會實現碳中和的承諾,北京冬奧會成為迄今為止第一個“碳中和”的冬奧會。有關媒體和權威雜志的報道也印證了這一點,中國舉辦了一屆“綠色”冬奧會,展示了其在綠色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蹲匀弧冯s志撰文指出,北京冬奧會所采取的減排措施大大超過往屆冬奧會,盡管此次冬奧會減少的碳排放只是中國總碳排放的滄海一粟,但它證明了在更廣范圍活動中實現碳中和是可行的。
這五年來,作為雙奧之城的北京,在空氣質量改善方面創造了特大城市大氣污染治理的世界奇跡。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來,我們不懈努力治理北京和京津冀地區的大氣污染。改善北京生態環境質量,特別是賽期空氣質量同樣是中國冬奧申辦時的莊重承諾。通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采取了一系列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重大舉措,北京空氣質量大幅改善,2021年,北京六項主要污染物首次全部達標,細顆粒物濃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相比2017年下降40%,優良天數達到288天,比2017年增加62天,“北京藍”日益成為常態,特別是冬奧會期間的北京空氣質量達到了有PM2.5監測以來最好水平,有幾天的PM2.5濃度甚至出現個位數。聯合國環境署高度評價北京市大氣污染治理成效,認為創造了特大城市大氣污染治理的北京奇跡,為發展中國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這里往西二十多公里原是赫赫有名的首鋼,為改善北京空氣質量進行了整體搬遷,目前已經打造成為北京冬奧組委會辦公地和自由式滑雪項目的大跳臺比賽場地,實現了由“煉鋼之火”到“雪舞冰飛”的華麗蛻變,這是綠色辦奧、美麗中國的一個生動實踐和一道亮麗景觀。
王金南強調,正如冬奧會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所詮釋的北京冬奧會精神一樣,中國將以綠色冬奧為契機,按照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戰略部署,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扎實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邁上新臺階,同時,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美麗地球家園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