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福州海關發布《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實施首月情況。福州關區出口迎來開門紅,共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307份,1.09億元出口貨物將在外方享受RCEP協定關稅優惠。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肖本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RCEP是當前我國簽署的最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通過“高標準”的關稅減讓和提高市場準入程度,可以促進我國與東盟、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之間的貿易,不僅擴大彼此間的貿易總量,而且還可以促進彼此間在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分工合作。“如RCEP的關稅減免政策有利于鼓勵我國傳統外貿出口企業向跨境電商轉型,因此對于我國穩外貿和促進外貿轉型升級都有積極意義。”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RECP落地生效給我國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撐,更有效穩定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在關稅減讓、原產地規則、投資便利化等規則政策落實下,既有利于提高我國出口,也有利于擴大進口,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
RCEP于今年1月1日對文萊、柬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中國、日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10國正式生效;2月1日對韓國生效實施。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2022年第13號公告,RCEP將于2022年3月18日起對馬來西亞生效實施。
劉向東分析,RCEP將逐步對成員國生效實施,既會擴大各成員國之間的貿易投資,還有利于區域內深化產業鏈合作,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而利用這一規則,我國企業可以推進與東盟和日韓的經貿合作,利用東道國的自貿優勢拓展更廣闊的市場。“如中資企業到馬來西亞投資后,可利用馬來西亞與美歐等簽署的貿易投資協定,從而為擴大至全球市場提供新的渠道。”
“近年來,中國一直都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伙伴,3月份,RCEP對馬來西亞生效后,將進一步促進中國與馬來西亞貿易的發展,尤其是對機電產品、鋼鐵產品、棕櫚油制品和橡膠制品的貿易有促進作用。”肖本華表示。
海關總署關稅司副司長邸杰此前介紹,為了使企業了解和用好RCEP原產地規則以及經核準出口商制度,2021年海關培訓企業代表8.8萬人次,并通過多種媒介渠道發布專題宣傳1100余次。2022年將繼續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努力提高企業對區域累積規則和自主聲明的運用能力。
商務部國際司司長余本林表示,將積極擴建RCEP規則解讀和實際操作指導的專家隊伍,吸納相關行業協會、商會熟悉行業情況、了解國際規則的專家,支持行業和地方持續培養“種子培訓師”,為全國范圍內推進RCEP常態化培訓提供長遠支撐。
對于相關企業和行業如何用好RCEP,劉向東建議,對我國企業或行業而言,首先,要主動把握熟悉RCEP規則,充分掌握原產地規則、關稅減讓進度、投資便利化條款等,才能捕捉更多商機,高效“走出去”和“引進來”,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其次,企業或行業要注意區域貿易投資一體化中的合規風險,避免因不熟悉當地法規政策而陷入困境。最后,企業和行業尚需與國內外相關企業、金融機構和智庫機構等開展深度合作,利用各方的專業知識利用好RCEP規則,為開拓第三方市場奠定基礎。
“例如,企業在進出口產品時要對RCEP和現行自貿協議的稅率進行對比,選擇適用更優惠的稅率,充分享受關稅減讓的紅利;分析自身商品、產業鏈情況,針對不同商品適用的原產地規則,提前做好生產和物流等方面的安排,以充分利用原產地累積規則。”肖本華舉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