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利用疏解騰退空間開辦書店、給予運營獎勵、開辟綠色審批通道……在推動實體書店發展方面,北京市動作不斷。此前,東城區出臺全市首個引導支持實體書店進商場、進樓宇、進社區、進園區的“四進”專項扶持政策,進一步為實體書店指導發展方向。8月18日,北京商報記者實地走訪多家書店及相關項目,多位負責人均表示,實體書店是新業態、新場景、新消費的新型空間載體,在政策的扶持和引導下,探索多種經營模式打造“文化會客廳”已經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激活老城存量空間
走在北京市不同的街區,實體書店正逐漸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8月18日,北京商報記者在東城區的更讀書社、布衣古書局、春風書院、書香世業等各種特色書店內發現,不少讀者在店內閱讀自己喜愛的圖書,文化氛圍格外濃厚。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1年6月,東城區8個大型書城、146家實體書店已密織著城市閱讀網絡,萬人擁有實體書店達到2.06家,指標位居全市第一,并打造出更讀書社、布衣古書局、春風書院、南鑼書店等一批市場響應度廣、文化影響力大、消費活躍度高的精品書店、品牌書店、“網紅”書店和流量書店。
實體書店的一系列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推動作用。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9月,東城區出臺《貫徹落實“崇文爭先”理念進一步加強“文化東城”建設的實施意見》,明晰了“一軸、兩區、五帶、五城”文化功能格局,“書香之城”建設成為東城區“十四五”時期“文化東城”建設的整體目標之一。
隨后在2021年6月,東城區則出臺了全市首個引導支持實體書店進商場、進樓宇、進社區、進園區的“四進”政策,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國知名的“書香之城”的發展目標。且“四進”政策將實體書店納入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范疇,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有益補充,融入城市發展的總體戰略,通過空間對接、服務優化、宣傳營銷、引流增收等四大類19項創新政策,著力培育一批品牌知名度高、創新發展能力強、主營業務突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實體書店,同時努力把實體書店打造成城市的“文化會客廳”,涵養城市文化氣質。
東城區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東城區現在及未來特別重視的一個內容便是通過文化激活老城的存量空間,“現在城市面臨的一個發展新形勢是城市的發展空間是有限的,尤其是城市核心區,發展的空間并不大,未來更多的就是如何結合城市更新,讓它煥發文化的味道”。
打造“書店+”高品質布局
當下的實體書店已與過去有較大的不同。在業內人士看來,實體書店不僅是城市發展的必要文化基礎設施和文明載體,也是承載新業態、新場景、新消費的新型空間載體,具有產業與事業雙重屬性。
現階段,北京市的實體書店也在圍繞著“書店+”進行著一系列布局。如作為北京城內為數不多的民營獨立古書店之一的布衣古書局,除了展示和銷售明代以來的各種古書實物外,也開展著線下體驗活動“摸古書”,今年以來,該活動已舉辦15場,且不僅是在店內舉辦,還深入社區及學校進行推廣。不單純以書店面貌出現的更讀書社,則成為一家公共圖書館,顧客可進行買書、購物、喝咖啡、吃簡餐等體驗式消費。
而東城區在前門南曉順胡同培育建設的“書香世業”實體書店一條街項目,正通過“書店+”模式,融書店主題餐廳、酒店、演藝空間于一體,貫穿“衣、食、住、行、禮”,打造書店集群。截至目前,“書香世業”實體書店一條街項目一期以服裝文化、養生文化、女性文化、茶文化為主題的四家書店已全部開業,街區二期的書香酒店、沉浸式劇場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
書香世業項目負責人武婷婷表示,“2018年北京市發布相關政策支持實體書店建設時,我們就已開始醞釀要做一個書店的集群,沿著市里的政策以及區級政策,正好符合整個書香街區的建設,此次東城區發布的‘四進’政策也為后期自身發展規劃和發展理念奠定了基礎。以‘書店+’業態融合為方向建設整個街區,一期開業后,二期初步計劃于2021年年底開業,此外后期還有兩塊面積在規劃中,目前計劃仍以‘書店+’的形式,但尚未確定選擇哪個業態進行融合”。
數字化賦能新消費
現如今,東城區也在引導品牌書店主動適應數字化、智能化、場景化發展“新趨勢”,以東城區與中文在線合作開發的全民數字閱讀平臺為例,已連續五年累計發放50余萬張數字閱讀卡。而在2020年“雙11”期間,東城區還曾首次發起實體書店“文化雙11”直播活動,推出書店品牌聯合矩陣,利用快手、騰訊看點、微信視頻號等網絡新媒體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消費直播活動,促進文化消費。
讀者蔣一談表示,這十年來,國內的書店整體發展很快,比如更讀書社就給自己半個家的感覺,自帶放松感,這是一種氣質,很多陌生人來到這里感到很親切,同時,跟多種空間相結合也是一個大趨勢,目前不少書店也都在多種經營,而書店的最大特點一定是親民的,空間是自由的,不設障礙的,是發自內心為讀者服務的。
不可否認的是,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均存在著對應的挑戰,實體書店也不例外,房租及人力方面的成本仍會給書店經營者帶來不同程度的壓力,同時在探索新模式上也需要不斷嘗試及調整,才能找到適合自身的拓展領域。
布衣古書局創始人胡同表示,相關政策的發布除了扶持書店,也讓書店經營者能有方向性把握,“冷靜來看,書店仍是一門生意,本質是不能改變的,因此在經營過程中要冷靜,不要盲目擴大、沖動或是過分理想化,要認清現實,把握自己能把握的事情,而過分想象的美好很有可能會令自身無法經營下去”。
此外,在武婷婷看來,多種扶持政策以及當下東城區“四進”政策中支持中小書店專業化、特色化、融合化,正是包括書香世業在內的不少書店正在走的道路,這也進一步堅定了從業者的發展信心,找到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