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級護衛艦是被澳大利亞海軍寄予厚望的新一代艦艇。近日,澳大利亞與英國簽署諒解備忘錄,內容為兩國將合作建造高尖端護衛艦——26型護衛艦與“獵人”級護衛艦,從而進一步加強雙方持久性的共同防御關系。其中,“獵人”級護衛艦的設計制造將把英國海軍的26型護衛艦作為研發基礎。
56型護衛艦滿足澳作戰需求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26型護衛艦雷達隱身外形十分出色,反潛能力出眾,綜合性能在世界同類護衛艦中位居前列。此前,加拿大就宣布自己新一代護衛艦的選型最終花落26型護衛艦。
對此,軍事評論員彰海雄表示:“加拿大周邊海上作戰壓力不大,其參與全球海上治理的愿望并不強烈,26型護衛艦已經足夠滿足作戰需求。相對而言,澳大利亞近年來頻頻參與亞太地區事務,努力擴張自己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的話語權,其海軍經常在焦點地區顯示自己的存在。可以說,澳大利亞確有打造地區海上強國的愿望,因此有必要發展一支攻防兼備的海上力量。其裝備性能需求更高,要求單艦作戰能力全面先進,所以澳大利亞海軍會要求改進26型護衛艦的性能以滿足自己的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26型護衛艦尚未服役。對于一艘尚未服役的戰艦,澳大利亞為何如此看好26型護衛艦,并將其作為“獵人”級護衛艦的研發基礎?
彰海雄表示,26型護衛艦已經開工多年,預計1年以內應該可以下水服役。所以,26型是一款實實在在的護衛艦,并非紙上談兵。
“更重要的是,26型護衛艦的技術可以滿足澳大利亞海軍的作戰需求。一是26型護衛艦平臺很好,艦體比較大,艦艇空間充裕,升級改造比較輕松,而且居住空間更為優越,滿足了澳大利亞海軍遠洋作戰的需求;二是26型護衛艦性能比較均衡,除了反潛特長外,還能勝任護航、反艦、對陸攻擊作戰、情報搜集、專屬經濟區巡邏等任務,也可以承擔人道救援、撤僑等非傳統任務,非常適合澳大利亞海軍要求單艦作戰能力強的防務需要。”彰海雄說。
可搭載“宙斯盾”作戰系統
從公開報道看,“獵人級”護衛艦主要性能較26型護衛艦將有較大提升,“獵人”級護衛艦長149.9米,寬20.8米,滿載排水量8800噸,艦員180人,武器有MK-45型127毫米艦炮、32單元MK—41垂直發射系統等。“獵人”級護衛艦還能搭載“宙斯盾”作戰系統,可成為一型典型的“宙斯盾”艦。
“‘獵人’級護衛艦的軍事技術將主要體現在提升防空能力方面,采用了性能更加出色的澳大利亞國產相控陣雷達系統和美軍的‘宙斯盾’作戰系統,具有更為優越的遠程區域防空能力。”彰海雄表示,26型護衛艦主打反潛,兼顧瀕海作戰和反艦作戰,是一個一專多能的戰艦。但是,對于澳大利亞海軍而言,它們不僅需要26型護衛艦的反潛能力,還需要進一步補強遠程區域防空能力,所以在26型護衛艦的基礎上進行“獵人”級護衛艦的研發,并加裝上性能更好的澳大利亞國產相控陣雷達和“宙斯盾”防空作戰系統也是合理選擇。
當前,澳大利亞已經有了“霍巴特”級驅逐艦,此型護衛艦排水量僅有7000噸。而26型護衛艦標準排水量6000余噸,滿載排水量達到8000噸,已經超過了很多國家的驅逐艦。那么,參照26型護衛艦設計的“獵人”級護衛艦,和“霍巴特”級驅逐艦有何區別?
彰海雄介紹,“霍巴特”級驅逐艦的原型是西班牙的“巴贊”級護衛艦,其建造年代更早,噸位和尺寸不及參照26型護衛艦升級的“獵人”級護衛艦。相對而言,“霍巴特”級驅逐艦更傾向于區域防空作戰,可以緩解澳大利亞海軍缺少區域防空能力的燃眉之急。不過,“霍巴特”級的反潛和對陸攻擊能力相對不足,而這恰恰是“獵人”級護衛艦的長處。
“所以,‘霍巴特’級驅逐艦和‘獵人’級護衛艦日后可以在高強度的海戰中協同作戰,組成反潛、防空和對陸攻擊能力均衡的編隊。在中低烈度的海上任務中,兩型戰艦戰力相當,都可以單獨執行任務。”彰海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