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層開發工程師,到如今商用車開發負責人。十多年的車身開發經驗,讓他從用戶需求捕捉,設計開發,到零部件采購、成本控制,直至最終生產制造、質量管控都了然于心。由他帶領的商用車部,在堅決貫徹北汽瑞翔“乘商并舉”的戰略下,2022年一口氣推出了三款商用車。不僅幫助北汽瑞翔成功進入商用車市場,同時也讓市場見證了新時代的“瑞翔速度”。
北汽瑞翔年度模范員工、合川區“三江英才計劃”評定企業優秀人才(科技研發)。
他就是北汽瑞翔研究院商用車部部長——陳勇。
“這是一群認真、務實而且純真的人”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奮斗者
因為對機械與汽車的熱愛,08年畢業之后,陳勇便一頭扎進了汽車這個行業,并始終在車身板塊為汽車事業而奮斗,今年剛好是陳勇加入公司的第十個年頭。“汽車車身的開發在整車生產過程中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節點,一個優秀的開發,需要平衡客戶需求、內部生產工藝、采購成本等多種因素。”為了讓車輛更耐用、更舒適、性能更優,從工廠里工藝、模具、焊接、涂裝、總裝各個環節,到汽車車身、發動機、電器、底盤等各個板塊,陳勇總是不斷突破自我的能力邊界,力求想得多一點,往前多走半步。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從最開始的個人奮斗,到如今帶領一個團隊前行。結合用戶需求,瞄準新時代奮斗群體,快速推出MPV、輕客、微卡三款商用車型切入市場細分領域,為企業利潤帶來第二抓手。“因為有理解和信任,有領導支持,有一起工作很多年相互磨合得非常好的同事。即使遇到一些困難,大家一起相互協作,共同分擔。因為這份熱愛和激情,也就沒有困難了。”陳勇說。
“把自己當成客戶,讓客戶用起來放心舒適”
——為用戶而生 為用戶服務的研發人
“領導經常告訴我們,不要閉門造車,要走出去多看看,多學學。”為了研發出滿足用戶實際需要的商用車,與市場上貨車司機交流,與全國各地的經銷商交流,觀察貨車司機在實際生活中的使用習慣和關注重點是陳勇最喜歡做的事情。
整車質量的降低,意味著同樣動力總成情況下,能耗與排放更低。同時整車質量降低,可以拉更多的貨,承載效能更高。不僅減少了對資源及能源的消耗,而且提升了能源利用率。為了盡可能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實現整車的輕量化,陳勇從最拿手的車身減重入手,在車身板塊質量占比約70%的車架和貨廂,全新的結構設計到CAE建模分析,僅貨廂重量就比競品降低約30公斤,整車質量減輕了足足100多公斤。從設計研發、原材料采購、工藝生產、質量把控,到實驗驗證,所有部門上下一心,只為共同實現減重這一目標。
當然,整車質量的降低,也對車輛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將車輛做的更結實耐用,陳勇帶領的團隊在新疆吐魯番、格爾木祁連山、黑河等高溫、高原、高寒的極地環境進行反復測試。陳勇說:“一般商用車路試場驗證的裂化系數是7~10左右,約等于路試1公里客戶使用7~10公里。我們的驗證路面裂化系數在10~13左右,總驗證里程超過100萬公里,處于行業較高的水平。”為了增加車輛貨廂的使用壽命,同時減少油漆的使用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航天黑科技涂料應用,大大增加了車輛的耐磨性和抗沖擊性。
“設計適合我們北汽瑞翔自身發展定位的產品”
——順應潮流 把握時代的北汽瑞翔人
隨著汽車“新四化”的趨勢愈加明顯,中國商用車市場出現了新格局。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北汽瑞翔適時提出了“乘用車與商用車并舉,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并行,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并重”的“三并”戰略,而陳勇帶領的商用車部無疑成為了北汽瑞翔品牌戰略的變現者。
從首款商用車下線、首款新能源車型DV611-B下線,再到如今商用車三款新車的亮相,不到兩年的時間,北汽瑞翔“乘商并舉”的戰略布局已全面鋪開,商用車板塊成為北汽瑞翔第二增長極,助力企業實現更大的發展。
“每個企業都有每個企業的定位或者品牌的價值實現點,抓住屬于我們的市場定位,做與用戶需求更匹配的功能配置,讓用戶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最大的收益。”在順應潮流,把握時代的關鍵節點上,陳勇和所有的北汽瑞翔人一樣,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客戶在哪兒,客戶的真實需求在哪兒。
往前多邁半步,不僅體現了陳勇對用戶需求的深刻理解,更體現了每一個北汽瑞翔奮斗者日復一日的堅持和務實!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