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視頻《新國貨》第五集中吳曉波老師說過:“我們沒有能力向世界販賣奢侈品,也沒有能力向世界販銷我們的文化,很多產品都是沒有品牌的,賣得好就僅僅是因為便宜而已。”
曾經,就連出征海外的國貨在西方人眼中也是“低質低價”,一些傲慢的西方媒體給我們貼上“黃禍”的標簽。甚至在過去人們民族自信心不強的時候,有些人買了車會把車標里的漢摳掉,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身份認同的障礙。
可就在近幾年,國潮悄然興起,從CES到巴黎時裝周,越來越多出現中國品牌的身影:電子、服飾、美妝、甚至是悄然火爆起來的俏妃衛生巾……都讓世界看到中國力量。隨著國貨產品質量的提升和整體市場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愛上中國制造。
俏妃品牌創始人張帆在采訪中更是表示:國貨并不是便宜的代名詞,中國制造應該是全世界對中國的認可!
2020年,更具挑戰,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原有的市場局面,形成了“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國貨迎來了嶄露頭角的絕佳時機。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的購物車里,中國人的購物車里裝著的有八成都是國貨。
"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這是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對自己投資生涯的感悟。成功的品牌,不僅僅是自己的努力,往往還需要那陣風,即機遇。然而,風口過后,國貨品牌究竟是一路逆襲,還是曇花一現?國貨品牌未來的增量場在哪里?如何在情懷之外,實現更多層面的價值變現?這些問題成為了國貨爆紅背后的隱憂。
面對這樣的市場現狀,張帆表示:如果說,高質量的產品是國貨叩開市場的敲門磚,那么,如何進一步影響消費者心智,尤其是難以取悅但又必須要爭取的Z世代,則是國貨建立品牌價值護城河的關鍵。
Z世代消費心理產生了變化,在品牌選擇上也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他們沒有物資短缺的經歷,對父輩省吃儉用、逢年過節才能吃上用上的“老字號”缺少記憶和情懷,她們多追求的是高品質與個性化的體驗。
因此,俏妃竹纖維衛生巾“天然抑菌”的特色一下子吸引了Z世代的目光。采用竹中貴族--四川慈竹為原材料的俏妃竹纖維衛生巾,更是一路火到了海外,成為了公認的國貨之光。
據悉,每一片不漂白、更健康的俏妃竹纖維衛生巾,都出自國內少有的GMP30萬級凈化車間。這套生產標準非常嚴格,通常只用于藥品、食品工廠。此外,這張小小的衛生巾,骨子里卻是十足的國潮黑科技產品,不僅僅是竹纖維的優質原材料,其獨特的吸水因子,更是僅需放入1g,就能瞬吸500ml的純凈水。此外,其表層的特殊材質,在高于國家標準3倍摩擦強度下,仍然能夠做到不起毛起球。
目前,憑借著差異化的產品戰略,俏妃品牌已在全國線下成功開設近4000家俏妃衛生巾專賣店,并在線上開設5萬余家集銷售全球高端女性私護產品和傳播健康知識于一體的俏妃小店。
國貨崛起的背后,還有一大不可忽視的基礎性變化——在巨大規模的中國消費市場中,以“90后”和“95后”為代表的新一代消費者正在成為主流消費群體,國貨,激發了90后、95后消費者的情感共鳴。買國貨、用國貨、曬國貨,在年輕人的生活中流行開來,逐漸成為有個性、有品位、有情懷的象征。
除了對于品質的追求,Z世代更加自我,喜歡可以交互的內容,追“新”的同時,更追求心理層面帶來的滿足,愿意為興趣買單。
2014年,中國的人均GDP已經超過7000美金,吳曉波頻道開始了持續5年的《新中產白皮書》研究與發布。目前新中產消費群體已超過了2.5億,這是一個新興的消費市場,既蘊含了新消費力量的升級,也意味著新消費偏好的更迭。
張帆強調,未來,品牌取勝的關鍵有兩點:第一、注重產品品質而不是營銷,弘揚匠心精神;第二、品牌應該在內涵、文化含金量等方面,打動消費者,引發消費者精神共鳴。這是新國貨時代與舊國貨時代不一樣的地方,也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升華。
曾幾何時,有多少同胞出國旅游買了一雙鞋,回國才發現,標簽上注明“made in china”。在發達國家中,有35.6%的商品,都是來自于我們的中國制造!以往需要仰望的別處輝煌,如今已是自家風景。隨著中國制造業升級、品牌日漸成熟的產品運營思維,以及新消費浪潮格局,以俏妃品牌為代表的國貨產品,正在走出一條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
越來越多的國貨品牌在用全新的思維模式顛覆行業,優質本土品牌在快速縮小差距,中國速度被新興品牌不斷刷新,“中國制造”也成為這本土品牌崛起的強勢背書。
未來,在國貨回潮的新國貨時代,俏妃品牌將積極整合全球資源,塑造民族時尚文化,以女性健康護理為突破點,將傳統文化注入國際視野,助力“中國制造”升華為“中國創造”,幫助更多中國女性,實現個人價值的升華,實現共同富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