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北京頭條》發布“科技創新促發展 聚焦2021兩會科技話題”專題,其中以《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政企社聯動助“老”跨越數字鴻溝》為題,報道了北京市人大代表、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日前就“如何助‘老’跨越數字鴻溝?在行政政策、企業產品設計等方面如何協同?”等話題提出建議:解決數字鴻溝問題,可以從政府、企業和社會一起聯動解決。此外,許澤瑋還就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北京“兩區”建設、金融機構一體化等方面提出相關建議。
《北京頭條》在“科技創新促發展 聚焦2021兩會科技話題”專題中描述到,2021年,中國將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面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這一特殊節點召開的全國“兩會”吸引全球關注。去年,中國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并將其寫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今年全國“兩會“上,官方圍繞這一目標將作出哪些具體部署備受關注。
在文章《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政企社聯動助“老”跨越數字鴻溝》中寫到,數字技術推動了萬物的互聯互通,然而一些老年人的處境卻日益困窘。如何助“老”跨越數字鴻溝?在行政政策、企業產品設計等方面如何協同?正值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圍繞上述社會民生熱點難點問題,北京市人大代表、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近日接受北青金融采訪時回答了上述問題。
在報道中,許澤瑋圍繞2021兩會科技話題,從四個方面提出建議,分別是:解決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民營企業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兩區”建設為金融科技帶來的新機遇,以及金融機構一體化的風險防范。
圍繞“解決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許澤瑋建議:可以從政府、企業和社會一起聯動解決。從政府角度,需要做好頂層設計以及在政策、法規、審批、資金等方面做好支持和引導,發揮好市場化機制,引導企業利用市場化手段服務老年群體的數字化需求;對于企業尤其互聯網企業,則可以多從老年群體考慮產品的設計,或者單獨針對老年群體推出專門的產品和設備;從社會角度而言,要加快構建服務老年群體的社會體系,加強培訓、教育和引導。
圍繞“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貢獻力量”,許澤瑋建議:京津冀協同發展包括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三地產業升級轉移、環境保護、交通一體化、科技創新等各領域,尤其是產業升級轉移和科技創新,民營企業在其中將扮演重要的角色,而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民營企業在這方面比較薄弱,所以不僅需要傳統金融機構,也需要更多金融科技企業發揮優勢,緩解它們的資金難題,讓它們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創業創新中。
圍繞“‘兩區’建設為北京金融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歷史機遇”,許澤瑋認為,兩區建設的各種政策既要從整體出發,防止疊加,抵消效果,也要結合北京市不同區的不同特點優勢,發揮出各個“點”上的優勢,最后形成“面”上的效果,發揮出政策合力,更加有為地推動金融開放,更加有力地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首都更高質量發展。
圍繞“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許澤瑋提出4個建議:構建公平市場機制,不斷加大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力度,尤其要加強對網絡交易的監管;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制體系;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建立“數字政府”,能夠提高政府和企業各方的辦事效率;推動建立更開放、更便捷、更寬松的投資環境。
以下為北京頭條報道全文:
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政企社聯動助“老”跨越數字鴻溝
數字技術推動了萬物的互聯互通,然而一些老年人的處境卻日益困窘。如何助“老”跨越數字鴻溝?在行政政策、企業產品設計等方面如何協同?
正值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圍繞上述社會民生熱點難點問題,北京市人大代表、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近日接受北青金融采訪時回答了上述問題。
政企社聯動,助“老”跨越數字鴻溝
隨著互聯網等科技的快速發展,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是大勢所趨,一部手機就能搞定很多事情,然而中國老齡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很多老年人跟不上科技發展的速度,數字鴻溝越來越大。
“解決數字鴻溝問題,可以從政府、企業和社會一起聯動解決。”許澤瑋建議。
從政府角度,他表示,需要政府做好頂層設計以及在政策、法規、審批、資金等方面做好支持和引導,發揮好市場化機制,引導企業利用市場化手段服務老年群體的數字化需求。
企業尤其互聯網企業,則可以多從老年群體考慮產品的設計,或者單獨針對老年群體推出專門的產品和設備,比如叫車軟件設計出一鍵叫車功能,外賣軟件增加語音服務功能等。許澤瑋表示,隨著老齡化的趨勢發展,這個市場將不斷擴大,也能保證企業的市場收益。
從社會角度而言,許澤瑋建議構建服務老年群體的社會體系,加強培訓、教育和引導。家庭成員則應積極關愛和幫助老年群體,幫助其克服對新技術的陌生感和恐懼感。
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貢獻力量
過去幾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從頂層設計走向了實踐操作,91科技集團就是其中的受益者,2019年公司在天津開設了分公司,將我們服務中小企業的北京模式復制到天津,業務發展的非常快。
十四五規劃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里,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與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起,要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
京津冀協同發展包括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三地產業升級轉移、環境保護、交通一體化、科技創新等各領域,尤其是產業升級轉移和科技創新,民營企業在其中將扮演重要的角色,而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民營企業在這方面比較薄弱,所以不僅需要傳統金融機構,也需要更多金融科技企業發揮優勢,緩解它們的資金難題,讓它們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創業創新中。
“兩區”建設為北京金融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歷史機遇
兩區建設為北京的金融發展,特別是金融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一方面,不論是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還是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金融就好像是水、電、網絡一樣,是最基本的基礎設施,兩區建設肯定會不斷促進金融市場開放、資本跨境流動、投融資便利化,并促進國外金融業與國內金融業的對接,加速金融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北京是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和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北京金融業是首都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產業,擁有得天獨厚的“科技+金融”疊加優勢。同時,北京還培育出了一批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目前,北京已成為全球金融科技的引領者。
“兩區”建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需要我們未雨綢繆。兩區建設必將進一步擴大開放,而涉及的法律問題更前沿、新穎,產生的糾紛更國際化、復雜化,因此需要更加專業的法律人才來裁判金融糾紛。
他表示,北京金融法院設立金融科技專業法庭,有利于防范金融風險;在糾紛解決上,可以通過專業的法院進行訴前的調節、溝通解決相關問題。推動設立金融科技專業法庭,重點聚焦中小企業融資糾紛,解決申請保全、解除保全兩難問題。同時發揮行業協會力量,針對金融科技行業圍繞中小企業融資糾紛設立調解機制。
由于北京市16個區經濟發展程度不一樣,對金融政策、金融監管和金融案件的審判理解程度不一樣,容易造成“放任不管”和“過度審判”等多個不合理現象。對此也建議,要明確北京市金融法院法律地位,對各區產生金融糾紛都在其受理范圍內。
除了設立金融科技專業法庭外,許澤瑋還建議兩區建設中加速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以監管沙盒機制支持金融科技創新,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機制作用,將更多、更廣泛的企業和應用類型納入試點范圍,落地更多應用價值廣泛、產業帶動力強的新項目,孵化一批應用場景,聚集一批龍頭企業,培育一批“獨角獸”企業,打造出金融科技產業集群。并積極參與金融科技國際標準創制和交流,更好發揮北京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他認為,兩區建設的各種政策既要從整體出發,防止疊加,抵消效果,也要結合北京市不同區的不同特點優勢,發揮出各個“點”上的優勢,最后形成“面”上的效果,發揮出政策合力,更加有為地推動金融開放,更加有力地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首都更高質量發展。
金融機構一體化,防患風險于未然
針對網貸行業的專項整治工作,許澤瑋表示,近年網貸機構“歸零”并非終點,對監管部門而言,一方面應處理好網貸清退之后的存量風險化解任務,尤其是惡意逃廢債的問題;另一方面,還應梳理總結近年來專項整治的經驗,為后續類似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逃廢債”案件數量猛增,部分欠款人假借疫情,通過偽造證明等方式惡意拖延欠款,一些老賴甚至在網上組成“反催收聯盟”拒絕還款,嚴重擾亂了金融秩序。這樣的行為不僅損害了投資人和機構的合法權益,還容易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監管部門對此應給予足夠重視,并應采取相應行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針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許澤瑋提出4個建議,構建公平市場機制,不斷加大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力度,尤其要加強對網絡交易的監管;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制體系;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建立“數字政府”,能夠提高政府和企業各方的辦事效率;推動建立更開放、更便捷、更寬松的投資環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