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富管理與家族傳承的課題上,高凈值人群越來越意識到公益的重要性。但下一個問題就是,公益怎么做,才能科學有效,財盡其用。更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以及一代一代的接力。要知道,花錢比掙錢更難。
智慧地做家族公益,相當于公益資產的資產配置。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創始人、CEO唐寧也一直提倡,高凈值人群“拿出1%的資產”做公益。
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的成立意味著,宜信財富已經具備能力,為家族公益資產提供全方位的整套解決方案。
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成立近14年來,一直和公益慈善領域緊密相關。
一方面是宜信公司自身的CSR項目已經運作了10年以上。從用商業化的金融科技平臺服務于公益,到組織愛心人士去扶貧一線,去貧困村看他們所幫助的這群婦女企業家、創業者是如何通過養牛、養羊、種木耳、種蘑菇等這些小項目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宜信與貧困村、貧困縣的長期合作,不僅是點對點的精準扶貧,更幫助他們把生產出來的產品做好包裝賣出去,形成了消費扶貧的模式。
經過十年的運作,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已經成就了近20萬公益人士,把3.5億人民幣的小額、微額的分散資金,支持了近兩萬名貧困農戶婦女企業家,開展自身種養殖項目,取得了豐厚的社會成果。
而后,宜信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也成為了“財富管理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最佳非銀財富機構,宜信為客戶提供的服務選項中除了投資理財之外,還有重要的公益慈善類服務。
“我們的客戶通常都是中國的創一代、富一代,是在改革開放時期成長起來的企業家、企業主,他們非常愿意投身公益慈善,既幫助自己的企業,又幫助自己,還幫助他們的下一代,在這個過程中,兩代人一起做公益,是非常好的心與心溝通交流的方式。”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創始人、CEO唐寧認為,“我們通過公益慈善的方式,幫助客戶把家族的價值觀、道德、理念傳遞下去,真正地讓二代們把家族最美好的理念和虛擬資產真正得到繼承。”
在唐寧來看來,如果財富管理行業客戶的資產配置之中只要有1%的配置在公益上,公益事業就多出幾倍的可用資金,如果他可以用的更為專業,可以去支持ESG、企業社會責任的各種高質量項目投入,支持影響力投資,我想我們的公益事業一定會越來越好。
“我們有很多與ESG、影響力投資、企業社會責任擔當相關的機會,公益在社會各個層面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和參與,中國的公益事業變得越來越專業化,過去做好事更多的考慮是‘自己感覺好’,其實重要是的如何將‘有限的社會資源’、‘財力物力’花在刀刃上,創造出最大的社會價值、社會回報。”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創始人、CEO唐寧認為,在下一個10年、20年,我國的公益事業可以變得越來越專業。
關于宜信普惠
宜信普惠是美國紐交所上市企業宜人金科(NYSE: YRD)旗下數字生活開放平臺。秉承“好信用享好生活”的理念,宜信普惠在全國300個城市以及農村地區建立起強大的數字協同網絡,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金融云、區塊鏈等技術,連接個人消費者、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和農戶與數字時代的生活、消費、金融服務多個場景,通過為每一位用戶創建專屬信用賬戶、信用養成,致力于成為用戶“很親切、可信賴、在身邊“的美好生活數字服務平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