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海外大學放榜季,博實樂今年海內外學校一共有15位學生被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預錄取,其中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就有9位。這是一所怎樣的牛校、他們又是一群怎樣的學生?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些學霸們的求學之路,講述他們的故事。
第一位接受我們采訪的是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的蔣京蓉同學。
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國際高中DP G4-2班
錄取學校:劍橋大學
錄取專業:心理社會科學
IB 預估成績: 44分
蔣京蓉是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第一位被劍橋大學心理學(預)錄取的學生,她成功考入劍橋的秘訣是什么呢?
關鍵詞是“熱愛”。
讀書、選科、藝術、外語、運動……都是發自本心的“熱愛”。而她之所以葆有這份“熱愛”,與家長和學校“放風箏”的教育理念密切相關。
一
學霸志向
蔣京蓉跟心理學結緣,最初居然源自對心理學的“失望”。
很早的時候,蔣京蓉就發現自己每次坐飛機都手心冒汗,心跳加速,便去咨詢心理醫生。本以為心理醫生會通過談話幫她打開心結,可得到的建議卻是吃藥。她感到非常失望,自己上網搜索,看下能否找到治本的辦法,卻意外地發現有同樣癥狀的人并不少。
諸多嘗試后,通過脫敏療法,蔣京蓉成功治愈了自己的飛行恐懼癥。一年后,她已可以跟普通人一樣搭乘飛機了。
在此過程中,蔣京蓉發現有不少人都受困于各種心理問題。她對心理學的興趣由此產生,并開始深入了解人類行為與大腦思維的關聯,希望能學以致用,幫助人們擺脫困擾。
暑假時,蔣京蓉在香港參加過一位劍橋教授開設的短期班,不僅初步了解了心理學,還接觸到與心理學相關的哲學以及人類學知識。這種學科的交叉性,讓她迷上了心理學,并對劍橋大學心理學系產生了深深的向往。
二
學霸夢想
直到這個時候,蔣京蓉還沒有真正把劍橋大學心理學視為目標,畢竟,門檻很高。劍橋大學心理學專業已有百年歷史,享有盛譽,多年位列英國大學心理學專業排名第一。
此時,一直在默默觀察著她的王玉梅老師適時站了出來。
蔣京蓉回憶道:“IB項目主任王玉梅老師詳細地了解我的情況,包括所學科目、成績、愛好……她鼓勵我沖擊劍橋,并推薦我參加學校的牛劍+項目。”
正是“牛劍+”項目,成為蔣京蓉最終被劍橋大學預錄取的關鍵因素。“牛劍+”項目是博實樂專為培養沖擊牛劍學子而組建的跨校教研團隊。“牛劍+”項目的學生不僅有機會沖擊牛劍,按照過往紀錄,他們還具備如下實力:100%入讀世界TOP30大學、90%以上能拿到英國G5名校的offer,申請香港、加拿大、澳洲等地的名校成功率也在80%以上。
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為學生定期舉辦牛劍+系列講座
項目老師們是這樣一步步幫助同學們實現牛劍夢的:
每月舉辦專題講座;抽出休息時間為學生們改PS(個人陳述,類似于簡歷);高頻次舉辦模擬面試……
蔣京蓉累計參加了十多次模擬面試,所以在真正面試時,已做到成竹在胸。
老師們不僅傾盡所能地輔導學生,還從外界尋找各種資源來幫助學生們,如邀請校友來給孩子們講解海外升學的實際情況,輔導他們模擬面試;甚至聯系大學教授為孩子們提供實踐機會。
蔣京蓉對老師們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老師對我們的熱愛是發自內心的,在老師的支持下,我下定決心沖擊劍橋大學。”
三
學霸煉成
蔣京蓉是一個“博學主義者”,所謂博學,就是出自熱愛,興趣廣泛地涉獵各個學科,比如在遇到“心理學”這個真愛前,她曾尋尋覓覓,學了12門IGCSE課,IB也學了6門課。
蔣京蓉興趣廣泛、求知若渴,不是淺嘗輒止的泛泛而學,而是發自對知識的渴求、對未知世界的探究。她能夠興趣廣泛地在各個學科間自由地翱翔,主要得益于兩方面因素:
一是從小媽媽對她的教育就像放風箏一樣,松弛有度,非常注重培養她的學習習慣:不過多干涉她的選擇自由;鼓勵她“快樂學習”,并學以致用。成績不好時,媽媽也不強求她去補課,而是給她加油:“沒關系,考得不好,說明你還沒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只要找到合適的方法,你一定會趕上去的。”在媽媽的鼓勵下,她逐漸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二是跟學校的鼓勵密不可分。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主張“快樂學習”,鼓勵學生們廣泛地接觸各個學科后,最終再選定自己最喜歡的、最擅長的科目,這跟蔣京蓉的家庭教育理念高度一致。
廣泛涉獵下,蔣京蓉還能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如運用心理學小技巧,把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安排學習步驟,溫故知新;
“勞逸結合”,提前安排兩周日程表,每天只給自己安排三件事,給自己留有思考的余地……
由于學習效率高,蔣京蓉涉獵非常廣,她還學過藝術、鋼琴和西班牙語……
興趣廣泛、知識面廣等同于成績優異嗎?蔣京蓉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 GCSE考試獲得 7科A*;5科A的優異成績;
· 藝術學科獲得全中國IGCSE Art 最高分;
· DP 學習期間,每次考試都獲得40+以上的優異成績;
· DP預估分高達44分,全球僅有1%的DP學生獲得這樣的分數。
家長和學校“放風箏”式的教育方式,讓蔣京蓉習慣了自己做決定。每一步選擇,她都會聽從內心的聲音,真正是出自熱愛而學。
最終選擇心理學專業,就是蔣京蓉自己的選擇。
四
學霸日常
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的孩子們都多才多藝,生活多姿多彩,蔣京蓉也不例外。她每天都抽出時間運動,運動能磨練了她的意志,還提升了學習的專注度。
休息日,和同學們一起爬白云山
她的運動包括日常的健身,如每周至少有四天是早上6:15起床,跑步半個小時,全程7公里,7:40去上課;還包括專項訓練,比如她很熱愛羽毛球,從12-13歲便開始跟著專業老師訓練,由于技術出眾,她還曾入選過校隊。羽毛球運動,培養了她團隊合作技巧,也幫助她結交了很多好朋友。
在蔣京蓉身上,我們看到了獲得牛劍offer的背后,不僅需要孩子自身足夠努力,也離不開學校和父母的一路扶持。
如果說母親的“放風箏式教育”給蔣京蓉插上了高飛的翅膀,那么學校則是給她的騰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翱翔的空間。蔣京蓉就讀的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歷史悠久,是中國內地最早開展國際教育的學校之一。在過去27年里,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已有數百位學生被國內外頂尖大學錄取,這得益于學校有著積淀深厚和完備的國際項目課程體系(學校開展PYP、MYP、DP、IGCSE、A-level、AP六大國際項目),雄厚的師資團隊以及專門針對優生的培養體系。
除注重學生學業的發展,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秉持“中國靈魂,家國情懷;國際視野,領袖品質”的教育理念,廣泛開展如珠峰攀巖、“青春毅行·跨粵成長”、“一帶一路”邊疆騎行、“世界文化”歐洲騎行、“中國周·服務與支教”等融合了行動與冒險、服務與責任、跨界與合作等要素的課程,努力將學生培養成為領袖型人才。
教育,就像放風箏一樣,孩子要學會獨自飛翔,學校和家長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松弛有道,尊重孩子的興趣和愛好,為他提供舞臺與空間,讓他找到真正熱愛的方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