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加強AI基礎教育,是未雨綢繆應對未來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和要求。在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AI不僅要被作為“術”,即提供科學知識與核心技術的內容載體和工具方法,更要被作為“道”,提供觀念理念與思維認知,助力“實現人的自由”“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AI被視為影響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教育革命的標志性技術,AI基礎教育的重要性也已成為社會共識,我們可以看到在線教育領域運用AI技術,開發AI課程的企業越來越多,AI課程由于成本低,開發速度快,也受到了資本的追捧,但AI課程雖然有傳統真人老師教育不可企及的低成本之外,具體的教學效果怎么樣,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現階段的AI技術,在互聯網領域仍然是發展早期的階段,北京理工大學在線教育專家黃璐教授在《AI教育發展中的問題及建議 》中認為,AI教育目前發展還為時尚早,目前的AI教育,AI課程還無法滿足對于學生的品德,情感,人格的培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黃璐教授在研究成果中認為,AI教育不是發展AI課程,AI課程還沒有到成熟的發展階段,真正的AI教育可以基于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構建虛實融合的空間體系,實現對課堂教學空間的拓展,引導學生開展情境化協作學習等;同時,教師要更加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情緒變化,關注學生的個性成長,掌握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發揮每個孩子的潛能。對學校而言,需要注重對學生人格、品德、情感,特別是價值觀與行為習慣的養成,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習慣絕非天生具有,往往需要低階腦力勞動甚至體力勞動的重復訓練和積累,過度依賴AI可能導致學生眼高手低與好高騖遠,缺乏真人老師的培養和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不利的,教育的本質是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是要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讓孩子對世界,對社會,對知識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是關鍵。AI可以替代的是老師們無意義的重復體力勞動,但老師們對與學生的綜合培養,短期來看,是很難通過AI技術去迭代和替代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除此以外目前AI課程的場景往往還是利用的傳統互聯網的場景,簡單來說就是拿著錄播課程做一些簡單的操作,重新的排列組合,本質上也不是真正的AI課程。
AI課程的發展,一定要杜絕好高騖遠,資本驅動,要更加關注學生的感受,教育的本質是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而不是成為試驗品,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