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線教育領域,2021年有一個最火爆的東西出現了,就是所謂AI課程,AI課程目前在線上課程中往往會采取錄播課的形式,將原本整個的錄播課程給拆分成機器算法單元,然后根據學生的特點,畫像,學習情況,把這些碎片化的課程內容進行千人千面的組合,這種方式目前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來說是很難講的,畢竟教育我們都叫百年大計,都是要慢工出細活的事情,從學生的接受程度,喜歡度來說目前看是不高的。
但是AI錄播課并非完全沒有意義,AI課程,從人工智能等長遠的發展來看,AI課程在未來的10年是有非常高的價值的,我們要給AI課程一點時間,不能著急。AI課程從在線教育的角度來說,意義是非凡的,因為在線教育企業再也不需要為高昂的教師成本操心,總體來說有利也有弊。北京理工大學在線教育領域專家黃璐教授認為,AI課程還處于行業發展的非常早期的階段,是完全不能夠替代真人老師去解決問題的,AI課程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黃璐教授認為,當前的人工智能領域發展還僅僅處于技術早期階段,AI課程,AI教育領域更是如此,當前人工智能教育主要聚焦在教師、學生和教育機構3個主體,重點圍繞學情分析、個性化推薦和智慧化決策等開展應用。總體來看,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行業應用場景的寬度、廣度和深度有待進一步拓展。
老師、家長都是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AI課程、AI教育忽略了這點的話是違背了教育的本質,老師和家長既是教育機構和教育產品的選擇者,也是家庭教育的責任人和學生課下學習的監督人,更是課程教學績效的評價人,同時還肩負著為學生制定學業發展規劃的重要責任。但是,當前人工智能教育無論在功能設計還是產品設計上都忽視了家長這一主體,缺乏對與家長相關應用場景的考慮。
同時,在應用場景的設計上也要與時俱進,不能用靜止的眼光將人工智能技術局限在傳統的教育場景應用中,更不能停滯在對現有學習模式(提升知識傳授效率和質量)的滿足上。未來,以人機交互和人機結合為主要形態的“雙師型”課堂將成為教學課堂的主要形式,同時,終身學習和個性化教育也是教育發展的新趨勢,我們需要對這些趨勢進行前瞻思考,對各項潛在新功能提前研判,探索并挖掘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中的新應用情境和應用方式。
AI課程和人工智能教育還有很多的問題沒有解決,現階段并不建議兒童的培訓課程用AI課程來代替,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在AI課程技術成熟之前,我們盡量給孩子選擇真人老師一對一,真人外教的課程會更穩妥。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