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老牌互聯網公司,慧聰集團已經有28年的發展歷史。1992年-2003年,“慧聰商情”專注于紙媒體的廣告服務;2003年-2017年,慧聰網提供互聯網開店和流量服務。經過數十年的積累,慧聰集團累計服務超過63個行業、擁有2700萬+注冊用戶,有超過110萬累計付費用戶。
時代快速發展。三年前,慧聰集團業務出現局限,轉型迫在眉睫。慧聰集團總裁劉小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慧聰集團在思考轉型轉型方向后認為,“慧聰已經開始全面向產業互聯網發力。慧聰集團理解的產業互聯網不是產業電商,而是用互聯網的思維、工具和手段以提高效率、賦能供應鏈和產業鏈,建立共贏的生態。”
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慧聰集團開始了全面大刀闊斧的改革。在保留主營業務慧聰網、中關村在線和兆信股份的基礎上,深耕產業互聯網垂直領域,做了諸多嘗試,比如棉聯、買化塑、拿貨商城、上海慧旌、中模國際等,都是慧聰集團旗下公司。
慧聰集團進入產業互聯網領域的邏輯是,尋找一些最不起眼、亟待改進的行業,一頭扎下去。比如“中模公司”就是中國腳手架行業的互聯網服務商——在中模之前,沒有人會發現腳手架行業的市場空間和待改進的問題有這么多,這是一塊待開墾的藍海市場。
中模主要解決了行業里的四大痛點:第一是改善了服務效率,原先的腳手架行業是小租賃商為主,整合化的倉儲物流運維服務商缺位,運營效率低;第二是生產商和租賃商產品和服務標準體系高度不統一,流通性差;第三行業信息化程度低,業務管理方式傳統,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缺乏數字化運營能力;第四是金融服務嚴重缺乏,底層數據的缺失導致資產金融化低,嚴重依賴同業借款,融資困難。
抓住這些痛點后,中模開始了艱難的變革行業之路。通過智能設備、物聯網技術及云數據來改造傳統的建筑模架產業,慢慢做成了中國建筑模架行業領先的產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商。2019年,中模營收4.1億元,凈利潤達6000萬、行業占有率達到前三水平,使行業設備出租率提升了超過20%。目前中模正在IPO申報準備中。
(中模幾大核心業務邏輯圖)
2020年,新冠疫情成為最大的黑天鵝事件,顛覆了整個商業生態。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產業互聯網還是按照舊的傳統邏輯去運作。一旦遇上疫情這樣的情況,傳統企業很容易受到巨大的沖擊。2020年成為整個行業都在思考的一個契機,大家都開始思考把自己的生意放到更高的平臺上去。
換言之,疫情加速了中國商業社會產業變化的內驅,原來的變化可能是外驅。這種“外驅”從原來的僅僅只是產業端,到現在政府、行業、公司都參與進來。大家已經看到今年疫情帶來的結果是,原先那些重度依賴線下,不懂得轉型變通的企業很多都倒下了。
“行業里所有人都希望針對傳統企業,把產業帶、生產、銷售都整合起來。讓大家不再因為線下的情況,受到疫情過重的影響。”劉小東告訴記者,“行業客戶最大的需求還是運營效率的提升,慧聰集團現在全面開始服務產業互聯網,幫助企業做定制化服務,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
慧聰集團緊緊抓住了產業互聯網轉型機遇,主要從三方面著手:
1)大力吸引行業專業人才,實現組織和作業能力的升級
2)聚焦核心業務轉型,同時加大高成長垂直跑道的投入
3)深耕產業帶,加大與政府合作及相關政策的機會挖掘
以棉聯為例,在這個思路的引導下,棉聯已經由傳統的B2B平臺升級為棉花全產業鏈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持續打造“互聯網+棉花”在線交易、在線供應鏈服務、倉儲物流服務的綜合服務平臺。迅速形成了全產業鏈電商綜合服務新模式,構建起新型產業生態鏈。
截至目前,棉聯的注冊客戶超過6000+,2020年預計營收50個億,供應鏈融資超40億,每日掛牌量100萬噸,營收連續三年增長超過150%。
慧聰集團原有的優勢項目也在積極變更迭代。以中關村在線為例,2018年開始,中關村在線開始向科技產業互聯網方向迭代。除了傳統強勢的科技媒體宣發能力以外,中關村在線正在快速形成科技產業互聯網的服務能力。具體包括:幫助客戶達成品效合一的全互聯網宣發能力;結合訂制/集采和金融服務的產業路由能力;全終端跨生態的PaaS/SaaS技術服務能力等。
整個行業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消費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浪潮重構了人們的消費,消費的核心行為實現了數字化、在線化。在這個過程中,杭州誕生了淘寶、天貓,北京誕生了京東,上海誕生了拼多多,廣州誕生了唯品會。
而在產業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浪潮向產業領域滲透。產業互聯網,不是對產業鏈路中某一段的“互聯網化”,而是從制造端到消費端全鏈路的“互聯網化”,最終目的是通過全鏈路的數字化,賦能鏈路上的每一個環節,在制造端實現柔性生產(一條生產線多品種、小批量的定制生產方式)、在流通端實現精準營銷,讓整個鏈路提高效率、變得更加短平快。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