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但在中和農信貸款買羊,還通過他們買飼料。這幾天赤峰暴雪,我家附近的路都封了,可是今天剛解封,中和農信就把飼料送過來了,真是太感謝了。”看著圈里吃得正歡的羊,白音巴圖心里樂開了花。
40歲的白音巴圖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住在內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蘇木海拉蘇阿木嘎查。他們一家三口勤勤懇懇,種著50畝地,養著200多只羊,農閑的時候也不得閑,不是給剁草料,就是想著怎么讓羊兒長膘。
飼料終于送到了白音巴圖家里,小羊兒長勢喜人
“要是沒有中和農信,我可能還只種著那50畝地呢,是2018年在中和農信獲得4萬元的貸款,我家才開始養羊的。3年時間,規模已經達到了200多只,現在規模越來越大,需要的飼料量也大,眼看著要過冬了,一時間實在是拿不出那么多錢來囤飼料。10月份的時候,中和農信又推出了品牌飼料,就用平臺的飼料貸購買了過冬飼料,還有一定的免息期,而且飼料都直接送到家門口,耐口性好,長膘快。”
18日中午,一輛滿載32噸飼料的貨車從通遼大北農飼料廠出發,運往巴林右旗,以幫助那里的牧民為牛羊儲備過冬飼料。但是車輛僅僅行駛了一個半小時30公里,就因內蒙古今冬首場暴雪被迫停在了加油站。
“已經在加油站滯留了4天,不能再等下去了,我跟司機22日嘗試運送,但平均積雪20cm,大貨車前進15公里之后因大雪覆蓋找不到任何道路痕跡,只能掉頭返回。可車太無法調頭,只能倒著返回大路。24日,滯留的飼料車終于再次出發,隨著車輛的深入,再次遇到了道路被大雪淹沒的情況,只能找來鏟車清路,但到了晚上,新鏟出的路面再次結冰,無法通行,直至11月25日六點多,飼料車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平時8小時就可送達到項目區,暴雪導致這回歷時八天,但最終我們還是將飼料送到了客戶的手中。”中和農信內蒙古小貸巴林右旗分公司負責人楊勇告訴記者。
11月24日,飼料車再次出發
2020年11月25日18:41分,飼料終于達到了目的地
白音巴圖終于等到了飼料。他口中的中和農信,在2009年就在內蒙古通遼庫倫旗開展了業務試點,為居住在偏遠、貧困地區的農牧民提供資金支持。2016年,中和農信內蒙古小貸于式成立。截至2020年10月末,中和農信內蒙古小貸業務覆蓋內蒙古自治區79個縣、旗以及自治區金融辦批準的市區,累計發放小額貸款71萬筆、125億元。秉承為農服務,為民造福的理念,2019年中和農信內蒙小貸在小額信貸等金融服務的基礎上,新增了農資貸、飼料貸、訂單農業等服務項目,以資金、農資、技術、銷售等全方位扶持農戶可持續發展。
中和農信內蒙古區域赤峰片區負責人高永利表示,內蒙古是最具農業發展潛力的地區,中和農信內蒙古小貸自成立至今,服務了內蒙古地區三分之一的農牧民,通過即時響應的上門服務,幫助老鄉們發展種植、養殖、運輸、加工等產業。2020是打贏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之年,內蒙古也正式宣布全部脫貧,公司因此推出了眾多的助農項目,我們的新使命是要幫助鄉村千家萬戶更好地發展種養殖產業,提升每一位農牧民的發展建設能力。
中和農信新推出的服務項目不但有專門為養殖戶提供的飼料貸,還有訂單農業的服務,均獲得了當地農戶的高度認可。在推出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飼料貸項目中就有近300名客戶使用了飼料貸。而截止2020年10月末,訂單農業項目累計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超過3600多萬元。
內蒙古赤峰松山區最先嘗試的是西紅柿訂單農業生產,冀國祥就是第一批參與西紅柿訂單生產的農戶之一,這個新項目對他有什么影響?
我們了解到,冀國祥是一家合作社的負責人,專業大棚種植16年,有著非常豐富的種植經驗,他在內蒙古敖漢旗長勝村榆樹林和林西十二涂鄉有兩個種植基地,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育苗專業戶,但就是這樣一位種植高手,也時常被種子、大棚種植技術、化肥、銷售渠道等問題困擾著。
2019年中和農信下鄉宣講訂單農業的時候,他本著試試看的態度,簽約了訂單種植合同。“因為第一年訂單種植,對于公司的實力,西紅柿是否能銷售出去、還有價格等等都非常擔心,但客戶經理為我設計了未來三年的發展藍圖,還組織了育籽公司老總,農大教授,采購商等團隊先后好幾撥人來授課、考察,感覺中和農信非常的不錯,是想要干事情的,所以就決定嘗試一下。”冀國祥在采訪時說。
一個種植周期過去了,第一批訂單簽約的西紅柿已經全部回收完畢,種植出來的西紅柿不但有了固定了銷路,也非常受客戶的歡迎。而我們看到第二批訂單的西紅柿也到了采摘的季節,冀國祥及合作社的農戶們正緊鑼密鼓地進行采摘。
第二批種植的西紅柿已經進入了采摘季,馬上就能進入市場了
在種植過程中,冀國祥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這回有專家幫助解決了。有些合作社的農戶,依然按照傳統的種植習慣去種植西紅柿苗,導致大棚里的苗全部得了病,為了穩定農戶情緒,幫助他們科學種植,中和農信邀請了西紅柿種植領域的專家為農戶講解西紅柿發病的原因,教授該如何利用熊蜂授粉、如何加強田間管理等種植技術,讓百姓心服口服。“現在大棚里培育的西紅柿小苗已經是第三批了,跟著種植西紅柿的農戶更是增加到了50多人,總棚數達到169個,種植面積達到200畝。這種訂單農業不但保證了產品的銷路,還讓我們的收入增加了,是非常不錯的項目。未來,我還會繼續跟中和農信合作。”
中和農信農產品事業部負責人尹作豐 考察冀國祥種植基地西紅柿苗的生長情況
中和農信農產品事業部負責人尹作豐認為,為農服務,應永不止步!中和農信有幸參與了脫貧攻堅的重任,在未來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中和農信也將為農民的產業更上一層樓貢獻力量,未來我們還要分步驟做“小米村”“雜糧村”“西紅柿村”“胡蘿卜村”等等,以腳踏實地、切實可行的商業公益行動助力內蒙古的農村、農業發展。
擁抱變化,加速轉型!未來,中和農信將堅持服務于縣域內中低收入群體,以小額信貸為前導,以小額保險、農資電商、技術培訓等農民需要的多元化服務為輔助,為他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經濟實惠、安全可靠的產品及貼心服務,使農民既能獲得穩定的收益,也能實現長期穩步的發展,以多元化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