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展望垃圾分類新時代,共創中國環衛新發展”為主題的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年會暨2020中國環衛博覽會在北京召開,瀚藍受邀出席并在大會上作主題發言。
大會同期揭曉并頒發了多項行業榮譽,瀚藍下屬瀚藍城市環境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藍城服”)憑借過硬的實力和創新的運營管理模式,獲得了“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AA級企業信用等級”,下屬多個環衛項目獲得“2020年度環衛行業典型案例”等榮譽。
01——主題發言:
垃圾分類背景下的瀚藍方案
瀚藍城服總經理熊志乾在本次年會的主題論壇上,發表《垃圾分類背景下的瀚藍方案:固廢縱橫一體化的實踐探討》演講。熊總回顧了瀚藍城市環境“大市政”服務的建設進程,從城鄉環衛一體化統籌建設、特色智能垃圾分類模式的全面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轉型升級等方面進行介紹。
另外,熊總分享了瀚藍固廢處理縱橫一體化的戰略布局,介紹了縱橫一體化模式協同效益的“七降低、五提升”:降低土地資源需求,降低選址難度,降低環評、安評、穩評工作量,降低鄰避效應,降低能耗,降低運行成本,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升城鄉固廢收運和末端處置等多環節的監管有效性和嚴格性,提升資源利用水平,提升廢棄物的減量化水平,提升運營管理效率,提升城市形象。
熊總與同行探討垃圾分類的系統建設、環衛行業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熊總認為固廢處理縱橫一體化是行業發展的趨勢,環保企業需要具備更完整的收集、轉運系統,以及末端處理設施,完善的產業鏈才能支撐固廢的有效循環利用。同時,垃圾分類信息化也是實現固廢縱橫一體化“數據治理城市”的重要模塊,瀚藍在這一方面已經開展了相關的探索,已累積了一定的經驗。瀚藍城服將與同行一起共同迎接垃圾分類的新機遇和變革。
02——示范案例:
全鏈條閉環垃圾分類處理項目
會上,瀚藍城服的多個智慧環衛項目獲得“2020年度環衛行業典型案例”,多位員工的論文獲得“優秀論文”、“入選論文”等榮譽。
其中,佛山市南海區赤山村全鏈條閉環垃圾分類處理項目,繼今年10月份獲得“中環協2020年度新模式典型示范案例”后,又在本次大會上獲頒“2020年度環衛行業典型案例示范項目”。
赤山村是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里水鎮下轄的行政村,位于里水鎮中部,共492戶居民,該項目實行“1+2+3+4垃圾分類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該村由2020年6月開始,通過成立“1”個領導小組、組建“2”支垃圾分類專業隊伍、提供區鎮村“3”方推進保障、完善“4”分類鏈條搭建及協同收集處置,在短時間內提升居民知曉率和認同感、培養居民分類投放習慣。2020年8月正式開展實施,聯合區、鎮、村共同開展,目前該村垃圾分類工作居民參與率達91%,投放正確率達95%以上,減量率超35%。
03——其他環衛典型案例
興國縣城鄉環衛一體化保潔服務智慧環衛項目
江西省興國縣城鄉環衛一體化保潔服務項目于2017年11月開始運營,主要負責興國縣城區范圍內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收集與清運、垃圾中轉站、公廁、果皮箱、交通護欄等設施日常保潔、維護、管理等。項目總清掃保潔面積400多萬平方米,服務人口約85萬,生活垃圾處理量達200噸/日。
項目配置了完善的“智慧環衛環保信息化管理大數據一體化”系統平臺,很好地對接政府數字化管理系統,是專業的信息化監管平臺,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環衛大數據等技術,實現對服務范圍內城鄉生活垃圾來源與去向全程監控,對垃圾清運作業過程全程監控,實現統一調度管理,提高了管理的透明度、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成為江西省環衛示范項目。
陽新縣環衛一體化項目管理模式與應急保障體系建設項目
湖北省陽新縣城鄉環衛一體化項目于2017年6月30日正式運營,該項目主要負責陽新縣城區及19個鄉鎮(區)的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并在陽新縣直轄區建設垃圾資源化分類試點項目。項目總服務面積約600多萬平方米,服務人口超過100萬,處理各類垃圾達730噸/日。
項目以“智慧環衛環保信息化管理大數據一體化”系統平臺為依托,對環衛工作中設施、車輛、人員、事件、部件等問題實時發現、上報、業務協同處理,實現高效、協同、精細的環衛管理。疫情期間,陽新分公司有效發揮系統平臺的“規范化、科學化、可視化”特性,對項目的人、車、物、事進行實時動態監管,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搭建起了堅固的應急保障管理體系。
瀚藍城服作為環衛行業發展的踐行者與見證者,一直秉承“共建人與自然和諧生活”的企業使命,為全國城鄉環境提供服務。
未來,瀚藍將不斷創新服務形式,特別是在環衛信息化智能管理方面深入探索,在積極做好現有各地的環衛項目服務基礎上,實現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所在地的縱向往上延伸,加快固廢處理縱橫一體化戰略布局落地,為實現中國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