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內投資者來說,從香港市場退出的光匯石油,卻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香餑餑”。
記者從港交所得知,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石油機構之一,光匯石油已于10月20日退出港股。有行業資深人士分析,這或許是光匯石油部署未來回歸A股市場的開始。
有評論者認為,如果光匯石油回歸A股成功,對于現有的小股東而言,也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退出港股之后,光匯石油的債權人及公司股東的利益依然得到保障,可以繼續分享光匯石油的轉型發展成果。光匯石油的相關公告顯示,公司目前正在尋求專業顧問機構的意見、研究并探討可行的具體方案,以確保所有公司股份持有者的利益。在轉型A股的前景之下,私有化對于光匯的股東而言,是一個值得期待的選擇。
年內IPO企業中 超八成為民企
當前,隨著科創板和創業板注冊制的落地和完善,資本市場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大,許多優質的公司都選擇退出港股、美股并啟動A股上市之路。對于光匯石油來說,在這個時候轉向國內資本市場,一方面是基于民企IPO的大環境機遇,另一方面也是對于商業模式的信心。
從政策方面來看,今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提出,支持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隨著深化改革推進,資本市場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對民營企業融資支持力度也明顯提升。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9月16日,年內IPO企業中,超八成為民營企業。
“科創板和創業板注冊制的實施不僅大幅提升IPO效率,在上市條件方面也放寬了對企業盈利的要求,對于民企來說,在融資方面是明顯優于銀行貸款的,也有利于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回歸A股。除此之外,在定向增發、發行可轉債方面,資本市場可以提供更多的融資方式為民企提供資金支持。”熟悉A股市場的行業人士分析道。
光匯“輕+重” 商業模式受到資本青睞
在外界看來,光匯石油去年以來的戰略布局和業務動作,或許正是為回歸A股鋪路。
受到國內外諸多因素影響,近年來能源市場陷入動蕩,光匯石油也在上一年卷入債務風波。自2019年底以來,在多家銀行及金融機構的聯合支持下,光匯石油實施債務重組計劃。
據了解,目前光匯石油債務重組即將取得成功,重組涉及的28家境內外銀行及金融機構,已經完成27家,剩余1家為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亦在積極推進中。行業人士指出,重組完成意味著光匯石油可以轉換賽道,正式回歸A股。
在當前的資本市場“寒冬”中,光匯石油能夠得到28家境內外銀行及金融機構的支持,要得益于這幾年提前布局的商業模式。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光匯石油正處于戰略調整轉型階段,業務重心轉向深耕上游油氣資產,同時推行“重資產+輕資產”并行發展的模式。集團旗下的車主加油消費創新電商平臺-光匯云油、一站式海運電商平臺-海運在線等業務均已成型,旨在用“互聯網+”思維去整合產業鏈資源。
行業觀察人士分析認為,如果光匯石油能夠利用國內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和并購重組功能,做大做強上游油氣版塊,同時加快兩個新興互聯網平臺(光匯云油、海運在線)的市場開拓,那么將會迎來新一輪的高增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